我国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智慧农民论坛现场。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齐国演讲。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31日电(周远钢)在贵州兴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上,专家表示,我国将利用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智慧农民云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齐国表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从乡村流动到城镇,村庄空心化、劳动力年龄偏大、农业基础设施报废等问题凸显。“要实现强、富、美的农字头中国梦,农业现代化是经济基础,关键要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科学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必然选择。”齐国说。
目前我国在农产品供给、农业科技服务、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统计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去年达到5900多万吨,使用量约为世界总量的35%,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
近年来中国农业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100%的乡镇和87.9%的行政村通宽带,农村网民总规模达到1.78亿,移动电话达到每百户197.8部。
“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具有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较强市场经营能力、善于学习科学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说,目前全国一线的农技服务人员约有67万人,即使“跑断腿、磨破嘴”,依然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大的科技需求。以大数据、云平台为基础,改变了传统农民教育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模式,使广大农民可以享受“点餐式”精准、及时的服务,有助于职业农民创业兴业。
据介绍,目前农业部正积极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云平台将首批上线3000名专家、10万农技人员,为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和1000万辐射农民免费发放“智农卡”、开通“智农通”服务,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