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惠农资金使用乱象调查
大钱小用,有钱乱用
——基层惠农资金使用乱象调查(上)
近年来,国家惠农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投入的资金规模以万亿元计。这些资金对“三农”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着各种乱象:有的大钱小用,有的花钱无用,有的有钱乱用,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领补贴专业户”……半月谈记者近期在基层对此进行了调查。
第一是大钱小用。记者在广西一个贫困村采访时,得知县里为了提升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水平,出资建设了一个街心公园。记者看到,这个公园就建在村委会旁边,公园里有凉亭、健身器材,还有不少观赏树。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个公园属于2013年实施的“绿满八桂”项目,共花费了19万元,公园里的树一株就要700元,是专门从广东采购过来的。“政府花钱给我们建公园,我们当然是非常欢迎,但能不能不这么大手大脚?那么贵的树我们都觉得心疼。”一名村民说。
该村位于大石山区,有2300多人,人均收入较低。目前村里养殖黑山羊、种植野生银花,但都不成规模。村干部说,村里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事实上公园的用处并不是很大,至少不是目前村里最迫切需要的,他们更希望政府能将钱花在帮助村里发展产业上。
第二是花钱无用。近年来,西部一些地方的果蔬生产发展很快,不少地方规划建设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并要求在园区中配套农产品储藏、加工、物流等设施。
张先生长年将西部一些地方的蔬菜运到广州批发。他告诉记者,很多地方的示范园区也都配套建设了冷库,建成后还免费提供给他们用于冷藏蔬菜,但很多冷库都无法使用。“好多冷库没有蔬菜时能够打冷(即制冷),但装了蔬菜就不能打冷了,或者是打冷耗时太长。我们的蔬菜要求三四个小时完成打冷,但这些冷库10个小时都不行。”
据张先生介绍,这些冷库多数是通过招标方式建设的,造价每个在200万元左右,使用的制冷设备都是氟机(氟利昂制冷机组)。“行业里私人建的冷库都是氨机(氨制冷机组),打冷快,同样规模的冷库只要120万元就够了。这个花钱多,还没用。”
对此,冷链研究专家、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广海解释说,因为氟机安全性更好,近年来新建设的冷库尤其是在城市区域的冷库多选用氟机。冷库不能快速制冷,跟选用氨机和氟机没关系,主要是机器的马力不够。
第三是有钱乱用。2014年和2015年,中央财政连续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用于提升土壤有机质,但一些地方在落实这项政策时“简单粗暴”,完全脱离实际。广西某县一位从事水果产销20多年的农民告诉记者,去年县里买了很多秸秆腐熟剂,但这些秸秆腐熟剂发下来之后,堆在村委会门口,没人要,村干部也懒得发。“听说县里买秸秆腐熟剂花了上百万,可农民不需要,就这样堆着浪费了,这不是乱花钱吗?”
第四是出现“领补贴专业户”现象。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涉农优惠措施,有不少是向规模化经营倾斜的,这本是为了避免“撒胡椒面”导致资金过度分散,但有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却异化成“领补贴专业户”专享的好处。
从事水稻种植销售6年的关先生说,不少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出现“有人拿到手软,有人拿不到”的情况,很多优惠都集中到“拿补贴专业户”身上,这些专业户往往有着“龙头企业”等身份。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下来后,负责部门往往优先通知这些经营者,他们也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在这种情况下,还发生了农业部门给“好处”,龙头企业不愿收的情况。某地一家稻谷加工企业在评上当地龙头企业的第二年,政府免费赠送了一套烘干设备,企业负责人却不愿签收。原因是按照规定,接收了设备,必须要有配套的房间,而企业没钱建房子。
第五是上下勾结骗取国家惠农资金。为了促进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2007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仅2014年中央财政就安排了奖励资金35亿元。但这些资金在一些地方却成了“唐僧肉”。
记者从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在韶关南雄市,当地畜牧局工作人员主动找到生猪养殖户,让养殖户用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申报“规模猪场小区建设项目”,申领项目资金。畜牧局一干人等为申领者虚构材料,畜牧、发改和财政部门对申报一路绿灯。资金申请下来后,由这些部门和申领者共同瓜分。
在该案中,形成了一条几乎遍布韶关市下辖各县(市、区),将生猪养殖户、农业畜牧部门、发改部门、财政部门乃至社会中介人员串联在一起的犯罪链条,将国家专项用于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1700多万元资金分食。
第六是成为一些官员钱权交易的工具。记者采访了解到,原广东省中山市农业局副局长林成业在2005年8月至2012年5月间,利用手中的农业扶持资金审批权限,收受贿赂并为企业提供便利。据检察机关介绍,林成业先后收受22名相关企业及单位负责人贿送的人民币共计125.8万元、港币3.3万元。(半月谈记者 吴涛 吴小康)
治乱还需强化公开和监督
——基层惠农资金使用乱象调查(下)
惠农政策落实出现偏差,不仅使资金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还会引起一些负效应。
广东梅州兴宁市检察院检察长张炎华说,大多数涉农资金的特点是单笔数目不大,涉及主体众多。对农民来说,几万元的补贴就是一笔大数目了,一旦出现不公平或者贪腐,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不满。
记者调研发现,涉农资金使用存在各种不合理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基层执行人员懒政,二是制度设计上“重花钱轻效果”,三是存在审批验收“一支笔”的管理缺陷。
江门缘生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向东说,一些项目资金使用不合理,是由于一些地方的农民不知道政策信息,没有去申请。另外,一些农业部门在分配财政项目资金时,也喜欢关照“熟人”。
这其中除了贪腐问题,也有懒政的因素。“新申请的往往麻烦,填个表格可能就要填几回,而熟人熟门熟路好办事,既得人情,又省事。”关向东说。
曾任广东某市副秘书长的钟女士说,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说,有项目资金下来就必须要花完,花不完是要问责的,至于花出去效果怎么样,很多时候考核没那么严格。因此很多项目资金在使用时考虑的就不是有多大效益,而是有没有花出去,这就难免出现“任性”花钱问题。
还有一些补贴,申报验收“一支笔”,出问题也在所难免。
比如生猪补贴,按规定须经过申请、审批、公示、验收等多个环节,县级管理部门上报后还有省市两级审查。但现实中,上报哪个养殖场、审核验收是否合格基本都是由县一级管理部门说了算,到地市一级主要是从程序上审查材料,到省一级就更不可能逐个项目实地审查,材料合格就按上报的名单下拨资金。
基层干部群众和专家认为,阳光透明是最好的监督,但当前一些信息公开内容模糊、渠道“偏冷”,应进一步深化信息公开,使其具体化、便捷化。要让信息不仅仅停留在官方网站、政府大院,而是要进村入户,入眼入心。
兴宁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赖建华说,生猪补贴等惠农项目资金虽有按规定公示,但往往局限在相关部门官方网站、地方媒体上,农民不可能天天盯着这些网站和媒体,加上相关宣传资料没有做到进村入户,导致信息不对称,给违规操作留下了空间。
赖建华、关向东等人呼吁,惠农政策和资金使用必须公开透明。一是公开内容要全面,其中应包含当地经营者可享受哪些政策和资金、申请条件、上一年度有关资金的使用明细等,让广大群众对有多少扶持政策和资金、能给什么人、给了谁、给了多少、为什么能拿到等情况都清清楚楚。
二是公开途径要多样化、接地气。对中央及省市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当地主管部门应该在企业和农民方便阅览的公开场合予以公示,而不是仅仅在官方网站上一放了事。
同时要尽快改变一些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缺乏有效外部监督的现状。基层干部建议,应创新机制,强化纪检监督、群众监督、新闻监督。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惠农资金使用与其利益密切相关,完全可以调动他们参与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
另外,一些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也可以更加灵活。如土壤改良补贴,广西融安县金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伦忠建议,可以在一些地方试点,将专项资金拿出来作为奖励基金,分类设定土壤改良目标,比如土壤中的有机质达到3%,每亩给予多少奖励。这样一是规则透明,避免暗箱操作;二是提升参与积极性,避免“政府热政策,农民冷眼看”。(半月谈记者 吴涛 詹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