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贵州基层民政干部谌贻贵:给困难群众办事最高兴

27.06.2014  19:45

    谌贻贵骑车驶进珠藏镇鱼塘村(6月23日摄)。15年来,他走村串户骑坏了4辆自行车和3辆摩托车。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27日电(记者胡星)当了15年的基层民政干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珠藏镇社会事务办主任谌贻贵觉得给困难群众办事情,是自己平时最高兴的时候。

    珠藏镇是乌蒙山深处的一个高寒乡镇,全镇22个村几乎全部分布在深山里。由于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交通不便,这里的群众生活状况相对贫困。谌贻贵说,他面对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全镇的困难群众。

    对于全镇1967名享受农村低保群众的情况,谌贻贵了如指掌。这些年,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低保群众,谌贻贵都要做到与工作对象面对面,每一个低保群众都认识他。

    记者见到谌贻贵时,他正在骂丫村坪寨组88岁村民谌志祥家进行家访。谌志祥拉着他说:“主任,我这几天身体不好,头很昏。”“我明天找个车带你去县城好好检查一下。”见老人犹豫,谌贻贵忙说:“医药费用新农合报销,不够的民政再想办法来解决。

    谌志祥是谌贻贵照顾多年的对象。小儿子早年过世,大儿子患有精神疾病,身有残疾的谌志祥生活困难。谌贻贵主动上门帮他办理了农村低保,每个季度把低保金送到他家里,平时还经常前来嘘寒问暖,照顾饮食起居。谌志祥说:“谌主任就像我家亲人。没有他,生活早就不像样了。

    基层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农村低保、特困医疗救助、养老院管理、减灾防灾、社区建设……一系列工作直接面对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干得好,最能拉近党和群众的距离;干不好,容易影响党的威信和群众基础,万万马虎不得。”谌贻贵说。

    在珠藏镇群众眼里,谌贻贵既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心硬的人”。在办理农村低保时,他从不优亲厚友,因此“得罪”了不少亲戚朋友。

    谌贻贵的婶婶患了风湿病和关节炎,找到他办理残疾证并要求享受低保。谌贻贵拒绝了她:“我怎么能拿着国家的钱来偷偷送人?”“这么多年,经过我手里发出去的钱不少于5000万元。我敢说,没有一分‘糊涂账’。”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