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流消费亟须 “出口转内销”
原标题:外流消费亟须 “出口转内销”
据统计,我国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达1.09亿人次,海外支出同比增长28%达到1648亿美元。预计2015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达1.2亿人次,消费支出将高达1940亿美元,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数字很抽象,现实很鲜活。从东南亚、澳新到欧美和日韩市场,中国人都会掀起购物狂潮。此前的“黄金周”,“爆买”一时成为舆论热词。
应该看到,富起来的中国人消费力旺盛,全世界都张开双臂迎接中国游客。中国和世界,中国人和外国人,全球化大市场下的资本和人员流动,固然有其自然规律。
众所周知,中国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却是服务贸易逆差国。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1980亿美元,当年中国境外游消费额为1684亿美元。若国人海外消费变国内消费,基本可实现服务贸易的平衡。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瘸腿现象,说明中国贸易不均衡,也意味着中国从贸易大国变成贸易强国还有漫漫征程。
先富起来的中国富豪和随后富起来的中产阶级,还有众多奔入小康的中国人,出境游长见识当然值得肯定。但是,如果国人荷包一鼓就出国购物,在中国挣钱在国外消费,这种“肥水流入外人田”的现象令人尴尬。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激活壮大内需市场,是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闭关锁国当然不可以,必须让近万亿元的境外消费力“出口转内销”。
首先,要改善国内的消费环境,减少国内商品流通成本,消除滋生假货和山寨货的市场土壤。这需要政策面的改革与升级,也需要市场主体遵循市场法则和商业伦理,还需要消费者建立理性的消费观。
其次,就是要完善电商平台环境,改变传统的逃避关税、海关代征税和消费税的海外代购模式。利用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交付)平台,在完善监管的基础上实现便捷的转型升级,通过提升自身商品质量,让海外消费者通过中国电商平台来代购中国商品。
最后,还要调整财税政策。有序减税,不仅要减关税,也要减增值税和消费税,通过综合税率的减免,最大限度减少进口商品内外两个市场的差价。当国货日用品质量与价格和进口商品持平,国人还会扎堆到海外扫货吗?
近来,中国降低了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显示政策层面通过降税提振内需的导向性。但降低关税,对平衡境内外消费的意义不大,只有大幅降低消费税,当然也包括适当调整增值税,让终端消费者愿意在国内购买进口商品才有实际意义。此外,就是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品牌,让我国消费者以购买国货为荣,同时也让海外消费者青睐中国商品。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