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 美丽乡愁
25.06.2015 09:50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我的家乡在贵州,美丽的景色看不够。苗岭青青好作伴,布依酒香醉心头……”当清脆的歌声响起,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山水生态画卷:山水缱绻,草木灵秀,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和青年眉目含情,在多彩的贵州大地上纵情歌舞。
6月6日至17日,省旅游局与贵州高铁旅游联盟组织黄果树、百里杜鹃、织金洞、镇远古城、梵净山、西江千户苗寨等几十家知名景区及旅游企业,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多彩贵州”推介会,带到怀化、长沙、武汉、南昌、杭州、上海等沪昆高铁沿线和周边重要城市,为当地游客送去一缕缕清凉。
黄果树空气指数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8万个,年平均气温16度,最高气温28度,最低气温3度;梵净山空气指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值达12至16万个,森林覆盖率为95%……这些诱人的数据,让各地游客对贵州的好生态十分向往。“贵州最吸引我的就是生态和气候,在那里可以感受到美丽的风景和浓浓的乡愁。今年夏天我将带上家人去贵州旅游,住上一个月。”武汉市民刘初伟一边看景区介绍一边对记者说。
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
气象专家分析,在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条件下,贵州生态旅游有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少、空气清新、海拔适宜等特点。全省大多数风景名胜区适宜旅游期长达10个月以上,最佳旅游期也在7、8个月以上。经过多年的打造,贵州已成为海内外游客首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介绍,贵州好生态得益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坚守。青山绿水、民族文化是贵州旅游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我省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绝对优势。多年来,我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优化生态环境中谋划旅游发展,着力构建生态旅游产品、交通、资源保护开发、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产业体系,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
早在“十一五”之初,我省旅游业发展就确立了保住青山绿水、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路,高举生态文明的大旗。“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真正目的。
多年的旅游发展,让贵州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观念也在深化:旅游,让生态更美;旅游,让资源新生。
6月1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中国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专家研讨会在铜仁召开,国内外40余位生态专家莅临指导。“早在3月下旬,铜仁就迎来了28位全球各地的申遗专家对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铜仁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陈丽萍介绍,“铜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通过保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近年来,铜仁市抓住用好生态环境后发优势带来的新机遇,把生态优势变为生态经济优势,围绕梵净山生态资源优势,打好生态旅游、生态茶叶、生态泉水、生态药材、生态食品等五张“生态牌”。构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形成梵净山、思南、石阡三大生态旅游圈鼎立呼应的发展格局。
目前,铜仁正全力将梵净山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其真正的目的,是倒逼我们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更加坚守‘两条底线’”陈丽萍说。
安顺市正举全市之力筹备第十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同时黄果树、龙宫、屯堡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工作有序进行。
“生态是旅游的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好山好水是大自然赐予安顺旅游的最大财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决定着安顺旅游的价值和品位,三者融合发展是安顺旅游业增强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是支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安顺市旅游局局长顾新蔚说。
近年来,贵阳市通过大打“气候牌”,使“中国避暑之都”、“爽爽贵阳”声名鹊起,气候经济在贵阳得到极大彰显,从而拉动旅游业快速发展。传统旅游资源缺乏的六盘水围绕“凉都”做文章,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新突破。遵义桐梓、毕节百里杜鹃等,利用夏季凉爽的气候吸引重庆及周边居民暑期前往度假,成效显著。
探索生态旅游新路径
傅迎春表示,面对政策环境、立体交通、基础设施改善、5个100工程、“美丽乡村·四在农家”、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等利好态势,贵州旅游要实现“升级版”,成为一流旅游目的地,在保护中加快发展是必由之路。
今年3月,我省与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科研团队联合编制的《贵州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与案例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中德专家、学者将共同用实例探索国际视野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问题,探索创立生态旅游新路径。
“贵州发展生态旅游明显的比较优势,上天赐予的得天独厚资源与环境,使我们拥有潜力巨大的财富。但是必须看到,这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资源环境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面,即生态环境、人文资源的脆弱性及不可复原性。”傅迎春介绍,编制生态旅游规划不是简单沿用过去的方法,而要创新思维,拓展领域,跳出旅游做旅游。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架构下,积极找到旅游的创新点和着力点。
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提出“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的战略目标。这更加坚定了贵州旅游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旅游的决心。同年,《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评审,规划设计了2012至2020贵州旅游发展轨迹,为构建旅游发展创新模式、空间布局、产品体系、生态与文化保护、体制机制与政策保障等提供指导。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落户贵阳,最直接的原因是贵州的生态优良,这是对我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褒奖。
建设生态旅游大省
2014年,建《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贵州旅游发展再添动力。我省将以“打造旅游升级版”为目标,改革涉及旅游体制机制、市场主体、公共服务体系、产品体系、营销方式、行业监管等重点领域。
同时,我省加快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园省”的生态旅游发展愿景,依托我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加快构建以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为主要载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康体、科研、文化体验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
我省将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依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世界山地旅游大会”“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平台,加快百里杜鹃、荔波漳江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打造5个全国生态旅游度假区,努力把贵州建成生态旅游大省。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5.06.2015 09:50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