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夏令营晴隆微电影创作活动启幕

09.08.2015  12:44

参加晴隆微电影采风创作活动的全国各高校学生。(周远钢 摄)

各高校学生在采风创作活动前接受专业培训。(周远钢 摄)

学生们在晴隆“二十四道拐”采风。(周远钢 摄)

晴隆“二十四道拐”。(周远钢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9日电(记者周远钢)8日,2015年全国大学生夏令营微电影采风创作活动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启幕,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大学生将用镜头展现晴隆,用微电影的形式讲述不一样的晴隆故事。

    “很震撼,抗战时在最艰苦的地方,能把这条路开辟出来,把战略物资送到内地,真是不容易。”在参观完著名抗战公路“史迪威”公路经典路段——晴隆县“二十四道拐”后,本次微电影采风创作活动负责人、中国国际影视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贡吉玖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织全国高校的大学生到晴隆来拍摄微电影,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把晴隆介绍到全国去,让全国的观众到这里来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贡吉玖说,微电影不是简单的拍摄和记录,一部微电影作品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最深刻的表达、吸引更多目光,不仅在内容和思想上要创新,还要在画面、拍摄手法上有独特见解。

    据了解,本次全国大学生夏令营微电影采风团队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200多名大学生。学生们将以影视人的独特方式,重点拍摄晴隆县的红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这既是一种历练,让更多“90后”大学生通过创作微电影成长起来,也利于把晴隆县安南古城、“二十四道拐”、彝族火把节、原生态茶园等更好地宣传出去。

    来自重庆电讯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严浩元告诉记者,在来晴隆之前就已经在网上对当地的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将和同学一起,充分发挥创意,用镜头更好地展现晴隆的风土人情。

    “晴隆县将抓住机遇,挖掘丰厚的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影视精品。”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晴隆“二十四道拐”又增添了活力,成为全国大学生微电影采风创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对进一步弘扬和继承抗战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发展晴隆的红色旅游也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