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教育到美教育的破冰之旅
从大教育到美教育的破冰之旅
--铜仁市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纪略
2013年初,省委、省政府针对制约贵州教育的“短板”进行精准部署,以1号文件出台《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实施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大目标任务。借《意见》东风,铜仁市委、市政府将教育“9+3”列入“十二五”期间教育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来抓,打响教育改革发展攻坚战——
如今,在铜仁,人们所到之处,无论是山区,还是城市,一幢幢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内部配套设施令人目不暇接;教师人人精神焕发,学生个个健康活泼。这里,处处蕴含着生机!这里,处处充满着希望!是什么原因让铜仁教育事业呈现如此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就是抓未来”的教育发展理念,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力谱写“小财政办大教育,穷财政办美教育”这篇大文章,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全面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解决农村边远山区孩子上学难、上学远问题,破解制约山区教育发展难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
目前,全市已形成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小财政办出了大教育,穷财政办出了美教育。
凝聚合力,破除教育短板
如今的铜仁城乡,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投入最大的还是学校。
在川硐教育园区,记者看到,崭新的教学楼气势恢宏,建筑格调清新,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功能齐全。铜仁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各校的校舍、校容、校貌与过去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铜仁各方面基础依然薄弱,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短板,但市委、市政府始终倾力发展教育,通过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学、拉动社会投入等方式,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投入逐年增长,2013年,全市教育支出42.11亿余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
2013年,全市对492所学校的地面、墙面、课桌、椅凳、黑板等进行维修和更换,美化教室4058间,完成投资1962万元;农村小学寄宿制工程完成建筑面积77441平方米,农村初中寄宿制工程完成建筑面积65715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通过不断深化教育信息化投资体制改革,有计划地配备“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求。
2013年,全市完成“班班通”建设2465个,完成率达433.98%,优质数字教学资源覆盖226所学校。成功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最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改善了中小学教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