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数据专题路演:大数据·改变世界的力量
大数据——改变世界的力量
——聚焦大数据四场专题路演
“货车帮”工作人员向游客展示自己的服务项目
一位参观者在体验面部识别系统
参展工作人员向客人介绍自己的产品
“大数据的运用,将开启智慧城市的发展新模式,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流动的医疗大数据将成为‘看病难’的终结者。”“大数据将颠覆现有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农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在5月26日举行的智慧城市大数据、医疗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四场专题路演上,与会演讲者、嘉宾围绕大数据这一核心主题,以演讲、交流、对话等形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设想。
让城市更美好
——来自智慧城市大数据路演上的声音
一个世纪以前,世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当时,电报、电话被广泛使用,而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代表了工业时代城市的辉煌成就。但是,城市加快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制造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爆炸等问题。”参会嘉宾在探讨智慧城市的同时,反思了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弊病。
“20世纪公认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比特时代,就此展开。” 塔美数据CEO毕涛将路演的话题引向深入。计算机及其大量运用,改变了传统通信方式,也对人类的工作模式带来质的飞跃。
“数据的自由度、软件的自由度,决定了大数据实际运用的能力。”红象云腾总经理谢高辉认为,人类的城市之所以变得越来越智能,是因为信息化和互联网赋予了城市新的生命力。
在某种程度上讲,大数据的清洗、整理、开发、运用,构成了智能城市的完整神经系统,用来支撑庞大的、不断成长的城市中市民的日常生活。而在不断城市化和数字化的城市里,大数据还将引导商业模式的创新。
路演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一直认为,智能的设备、一体化的智能系统的普及表明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势不可挡。大数据的运用,将开启智慧城市的发展新模式,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构建农业经营新常态
——来自农业大数据路演上的声音
“云农场是全国第一家网上农资交易及高科技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化肥、种子、农药、农产品定制化等多种增值服务。”在农业大数据创新创业路演上,云农场研究院院长、合伙人王新玉表示,数据是云农场最为宝贵的财富,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整理,可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为加工企业提供目标农产品信息,为银行提供信用担保记录。
如今,依靠强大的后台服务支持和数据处理中心,云农场对每个用户制定了标准化的模型,指导用户用最少的肥药、最省力的管理方式种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同时,利用大数据,银行也很容易地实现对授信客户的考察,从而解决了农户农资贷款难的问题。
“大数据将颠覆现有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农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广西慧云CEO王筱东的观点与王新玉不谋而合。他认为,云计算的出现,解决了农业地域分散、IT基础薄弱和运作困难的问题。移动互联网则为农户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大数据正在构建农业经营新常态,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产业之一,将迎来蜕变。”
让医疗数据终结“看病难”
——来自医疗大数据路演上的声音
“医疗数据流动起来才有价值,只有让死数据变成活数据,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题。”就医160首席执行官罗宁政表示,流动的医疗大数据将成为“看病难”的终结者。
罗宁政表示,在过去,每个医院都是一个封闭的体系,都有一套自己的数据,都不对外开放,甚至在同一个城市的医院,检查报告单也互不承认,这就给病人带来了很多麻烦。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这一问题正在改善。
罗宁政说,就医160在贵州发展有三个阶段的计划:第一阶段是与本地医院合作主要推出诊前服务,比如挂号服务、分诊服务、医生咨询服务;第二阶段是推出诊中服务,比如通过与银行、本地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诊中支付、查阅检查报告单等;第三阶段是着重提供一些慢病管理、专科随访、专科管理、专病管理等服务。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加快了医疗数据的流动。”罗宁政举例说,比如一个糖尿病病人,先后到深圳、北京、上海求医。过去,只能拎一堆的病历,奔波于各大医院,而现在,通过就医160,自身的看病记录一目了然,既省去了很多麻烦,也避免了资料丢失。
罗宁政的观点,得到了东森国际集团战略发展中心执行长徐言的赞同。徐言在路演中表示,数据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虚实集成,需运用云端、行动服务、大数据与物联网,为病人提供更好的体验。
“有效运用大数据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管理者必须将大数据纳入发展计划,打造以数据驱动的组织,制定数据模型,数据架构,与数据属性的完整架构才能创造价值。”徐言表示。
完成制造业生产力的再激活
——来自工业大数据路演上的声音
迈入工业4.0时代,制造业的主要特征转向智能和互联,其主旨在于通过信息通讯技术的运用,将把产品、机器、资源和人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动制造业向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基础上的智能化转型。
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略咨询总经理郑鑫介绍,大数据也有利于优化产品制造,“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对汽车产品的动力、性能、油耗等方面有不同的评价,这些数据可能有上万条,对这些数据加以挖掘,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做产品设计。”
路演中,与会嘉宾表示,让制造企业领导认识到对工业大数据蕴含的价值并将其有效释放,将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过程。制造企业不但需要拥有具备挖掘大数据价值的专业人员,还需要构建适当的工作流程和激励措施来优化大数据的使用,才有可能利用工业大数据来优化企业管理、创造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制造企业中不同部门产生的数据能够集成、交互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现象,也需要相应的组织体系变革。“政府应该创造激励措施并对制造企业管理者进行大数据分析技术培训,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加强大数据相关人才的培养。”嘉宾们支招说。
记者 常青 路榕 樊成琼/文
记者 黄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