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云端”会诊 不出贵阳可看北京医生

18.01.2015  12:04

    1月8日,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贵航300医院,医护人员将一位病人肿瘤切片的显微镜图像数字化处理后,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传送到千里之外的北京301医院。半小时后,关于这位病人的病情分析、治疗对策等信息通过平台“返回”贵阳,即刻生成了一份来自北京权威医疗专家的会诊报告。

    这种通过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医患“隔空对话”的新型会诊模式,经过两个月的调试期后,即将全面启用,市民不出贵阳,也可共享北京的先进医疗资源。“云端”会诊,也将成为经开区进军新医药大健康产业、提升地区医疗水平的“敲门砖”。

    “在医疗水平欠发达地区,一些疑难杂症病患难以确诊时,不得不选择异地求医。”贵航300医院副院长赵敬飚坦言,贵阳也存在类似情况,导致疑难杂症病患外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本土医院缺少能够准确诊断病人具体病因的权威病理学专家。“病人辗转去往外地,不仅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还增加了医疗成本。

    赵敬飚同时表示,权威的病理学专家离不开具备丰富病理学数据的病理科,而建设一个像样的病理科,其成本投入约1000万元,这道“门槛”将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型医疗机构挡在了门外。

    “更重要的是,病理科的数据采集需要大量详实的病患实例记录,还需要对不同病患个体进行一定时间的持续观察。这样说吧,建立一个最为粗浅的病理学研究档案,也至少需要7—8年的时间。”赵敬飚说。

    基于这一现状,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医疗水平欠发达地区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发展远程医疗,借助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来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与其他很多城市相比,贵阳在发展远程医疗上有着天然的产业优势。”经开区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宋伟说,借助京筑合作平台,大数据产业逐步在贵阳落地生根,与之相关的全国顶尖信息技术类企业纷纷落户贵阳,发展远程医疗的外围环境已经相对成熟。

    对于病理数据采集这种繁杂的工作,具备准确检索、海量采集两大特性的大数据应用平台,无疑成为最佳的解决方案。

    正是看准了这一前景,2014年3月份,在京筑合作平台的支撑下,经开区找到中关村远程医疗领域的龙头企业——优纳科技有限公司,确定了共同搭建病理远程平台贵阳分中心的计划。经过前后六次对接,北京301医院与贵阳市贵航300医院、花溪区人民医院达成合作。

    根据初步方案,患者在贵阳通过病理远程平台进行采样的费用在500元左右。而如果选择异地就医,以贵阳往返重庆、成都等地的花销估算,每次出行除去治疗费之外的其他花费至少数千元,时间成本当然也会相应增加。与异地就医比较,“云端”会诊的优势相当明显。

    “在互联网时代,远程医疗平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何让这一平台在市场化法则作用下发展成与地方经济相‘兼容’的、惠及民生的产业,是每个地方政府都需要思考的课题。”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黄成虹说,只有让这一公益效应明显的平台融入到地方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之中,才能实现其运营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化,让高科技更“接地气”,真正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科技与产业升级所释放的红利。

    目前,经开区已为该平台投入240万元,并在贵航300医院初步建成全市首个远程病理平台。患者只需在贵航300医院的病理远程平台完成病变组织采样,就能与北京的专家进行在线交流,得到更为及时、准确的诊断。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优纳’引入更多类似北京301医院的顶尖医疗资源,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完备的病理学记录,形成可供留存、检索与分析的数据资源,逐步提升贵阳本土的医疗水平。”黄成虹说。(余泽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