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围绕“三条线” 抓实“五个一”

10.07.2014  15:52

父母上学子女聊天

空巢老人与子女聊天

留守儿童于父母视频聊天

 

 

本网讯 (通讯员 林春 杨洋) 7月9日讯,为践行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毕节市大方县累计投入资金98.5万元,建立32个亲情视频连线服务室,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的“思亲之情”。 大方县是流动人口大县,流动人口达31.5万人,留守成员13.9万人。为解决流动人口的“亲情纽带”链接问题,毕节市大方县围绕“连接留守成员与外出家人的一条亲情线,夯实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基础的一条信息线,密切干部群众血肉联系的一条感情线的“三条底线”,抓实“五个一”工作,创新推出了流动人口亲情视频服务室。 一个独立的亲情视频服务室保隐私。一是服务室实行全天开放,独立设置运行,配有至少3台专用电脑、网络传输、语音视频和联络座机等设备,设等候区,备有饮水机、宣传阅读杂志和必备药品,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二是电脑设备实行专人专用专管,每个服务室的电脑和电话等通话设备专用于亲情视频连线,明确专人负责管理,保护服务对象隐私信息。          一套合理的管理服务工作制度明方向。为保障亲情视频连线服务的规范化运行,全县以亲情视频连线服务为核心建立了《服务室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度》、《服务室管理与服务制度》、《服务信息登记核查制度》,对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一是明确亲情视频连线服务室的性质是以服务群众满意群众为着力点,免费为民提供亲情链接服务。 二是明确亲情视频连线服务室的功能是为留守成员提供语音视频连线服务,免费为群众网上办理/寄送婚育证件、网上零距离政策宣传、为留守群众政策咨询及心理疏导多种服务功能。 三是明确亲情视频连线服务室的作用是加强流动人口协作服务,强化源头更新信息准确率。巧妙地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工作,更新流动人口变动信息,提高流动人口信息准确率。 一个便捷的群众连线服务通道促成效。为了确保群众真实地获得便捷的服务,大方县结合人口计生“11220”群众工作会议制度(板凳会议)作宣传。 一是采用建立“两个站点,双向预约”特色便捷联系的方式,让群众知晓亲情视频免费服务项目。“两个站点”是指亲情服务室站点和包村帮户干部联系站点,采用印制亲情服务连心卡、发放宣传资料、向流出人口和留守人员公开联系站点电话、QQ邮箱等联系方式,方便群众预约。“双向预约”是指留守成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双方,通过两个站点向亲人提出视频预约,确保双方能准时连线见面交流。 二是全天对外开放,全程提供优质服务。服务室周一至周五全天开放,双休日及场天增加工作值守人员重点开放。服务室工作人员根据群众提供的亲人电话号码或QQ号,进行电话预约代办、公用QQ登录帮助、视频语音调试及信息登记等工作。对地处边远,行动不方便的部分群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车辆免费接送服务。 一支健全的基层管理服务队伍强服务。大方县把流动人口亲情视频服务室建设作为今年改革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重点工作,为了确保连线服务制度运行顺畅,成立了一支特殊的管理服务队伍推动亲情视频服务室工作的开展、推进和落实。 一是明确业务指导由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事务局主抓,计划生育协会介入配合;二是调动乡级计生办、计生协和技术服务三支队伍资源,充分利用计生协会会员广泛的纽带作用,织牢基层服务网络;三是加强对特岗计生员、包村帮户干部、育龄小组长的培训指导力度。强调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关注民声,真心实意为群众提供服务,创新管理服务的有效载体,强化基层网络在认识上提升,在环节上做实,在服务上拓展。 一个严格的工作督促考核机制作保障。为了避免工作推动力度不大,流于形式、落实力不强的问题,杜绝应付了事的现象。大方县成立流动人口亲情视频服务工作督导组,对工作的开展进行督促指导,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严格督促考核,为亲情视频连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截止7月9日,全县留守人员亲情视频连线服务累计接待群众3843人次,采录信息1579条、其中婚育生育信息473条,更新PIS错误信息1109条。为群众提供免费通迅累计1810.46小时,大约为群众节约话费5.4万余元。网上免费为群众办理/寄送婚育证明596个,代缴邮寄费用10120元。自工作正式运行以来,约为群众节省各类费用175万元左右。 (编辑 曾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