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村里有了小法庭
村里有了小法庭
——大方县兴隆乡群众说事室、综治调解室一条龙服务群众
“自从村里有了说事室和综治调解室,我们老百姓些遇到问题都不用往乡里面跑了,直接在村里面就可以解决了,不但时间快,还能节约我们来来回回跑十多里大路的路费,太方便了。”大方县兴隆乡菱角村村民杨庭顺说。
“以前老白姓总是集中在赶场天到乡里反应情况,无论有任何大小事务,老百姓都要到乡里反映才能得到解决,有些老白姓心疼钱而舍不得花钱坐车,靠着双脚走10多公里的路程到乡政府的信访维稳中心反应问题,为了方便群众,确保大事小事不出村,乡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在每个村设立了群众说事室和综治调解室”,要求每天都有一名村干部接待群众,每个月的25号有包村领导接访,平时遇到重点问题可由村干部预约分管领导或包村领导不定期接访,每次接访必须作好笔录。”兴隆乡人大主席王娟说。
自从2014年8月份在各村设立群众说事室和综治调解室以来,兴隆乡实实在在为老白姓解决了许多实事。
大方县兴隆乡在开展以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为内容的“四下基层”活动中,创新成立群众说事室和综合调解室,通过采取“3244”措施(即:一是在信访接待方面,要求每位领导每月到所联系的村开展信访接待工作不少于3次;二是调查研究方面,要求充分与计生11220会议相整合,领导干部每月到所联系的村结合干部作风建设、村庄发展规划、村民自治建设等内容开展调查研究不少于2次;三是现场办公方面,要求每位领导每月到所联系的村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现场办公不少于4次;四是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每月到村、组开展宣传不少于1次,具体为每位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下基层开展宣传、政法综治单位送法巡回到村开展普法宣传、卫计中心到村开展健康咨询服务宣传和纪委办到(村)单位开展民生项目宣传每月不少于1次。),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解决问题,不仅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还能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从2014年8月至今,有效化解了兴隆乡60多名群众与兴隆乡小城镇建设开发商间的矛盾纠纷;现场办公解决了新建村办公楼、村庄广场等建设项目等用地问题;到村组(单位)开展了保护未成年人、禁毒反邪和城乡建房控违引导等相关政策宣传。信访接待群众85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2件;现场办公4次,解决工程建设用地3200平方米;调查研究10余次,制定可行方案、规划3个;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4次,不断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为群众解决了难办事、办难事的后顾之忧,最终缩短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