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验 大方向 —贵州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成就综述

19.06.2014  13:05
        面对“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26年前,我国在乌蒙山深处开启了前无古人、目光长远的反贫困试验,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贵州毕节试验区应运而生。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区域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26年来,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增加44倍,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60多万人,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44.1%。
  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毕节试验区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国贫困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走出了一条新路。
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26年前,当时的毕节地区是贵州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全国最贫困的片区之一。315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年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88.9元,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2.6%……1987年的一组数据触目惊心。
  为破解“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难题,1988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毕节试验区。一系列创新之举陆续展开,毕节试验区走上了喀斯特高寒贫困山区科学发展之路。
  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坚持“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实现了经济基础薄弱向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转变。
  重大项目牵引,跳出能源矿产抓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毕节试验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风力发电等新型产业。2013年,试验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较1988年增加44倍、111倍、707倍。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飞雄机场建成通航,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31公里,公路里程从5759公里增加到2.8万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赤水河畔的七星关区橙满园村,由于处于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深,长期生态恶化,村民生活贫困。村支书张安福说,毕节试验区成立后,橙满园村围绕生态建设主题,以生态建设带动开发扶贫,实施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
  脐橙、血橙、锦橙、冰糖橙、蜜橘、红橘、椪柑、红心柚……众多柑橘品种在橙满园村生根结果。1988年至今,橙满园村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960亩,发展经果林7500亩,森林覆盖率从19.5%上升到88%,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96元增加到近7000元。
  橙满园村的变迁,是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的缩影。毕节市市长陈昌旭说,试验区坚持把开发扶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强化措施实施精准扶贫,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转变。
  据统计,26年来毕节试验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68.8万人,6个贫困县先后实现“减贫摘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95元增加到198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6元增加到5645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毕节试验区把生态恢复与建设作为人与自然发展的基础,实现了人与环境矛盾突出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转变。1988年至2013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8983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2256平方公里,累计造林19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1%。
   作示范、探路子:贫困地区科学发展新路             
  “毕节试验区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展开的综合性社会发展试验。”毕节市委书记张吉勇说。
  “近期作示范,远期探路子。”毕节市原政策研究室主任谭齐贤认为,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历程证明,即使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贫困地区,只要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对人口、资源、环境实行综合治理,也能够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相互促进、整体推进。“开发扶贫”强调贫困地区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生态建设”强调保护和建设并重;“人口控制”强调既要控制人口数量,更要提高人口素质。
  ——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毕节经验”。26年来,统一战线在毕节试验区组织实施了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和示范带动五大工程,协调铁路、公路、电厂、机场等850个项目的落地。
  ——贫困地区更需要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志气。毕节试验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面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的现实,克服急于求成思想,坚持长期奋斗,积小胜为大胜,塑造了“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