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放大胸怀 集中引进百名挂职金融人才
贵州集中引进百名挂职金融人才系列报道之四
开放贵州大胸怀 干事创业好平台
挂任七星关区委常委、副区长的赖平至今还记得,他第一次向七星关区主要领导汇报自己做的几个融资方案时,这位领导说:“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觉得行就行,该咋推就咋推。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们帮你解决!”一席朴实的话,深深感动了赖平,“领导的信任与支持,让我浑身充满能量放开手脚开展工作。”
“这几年贵州发展很快,人才工作环境很棒,为各种人才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大好平台。”赖平深有感触地说。
“在服务保障上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悉心照顾。”省政府金融办主任李瑶介绍,在省委组织部统筹领导下,省政府金融办全力为金融人才搭建事业平台,热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挂职金融人才有实权、管实事、有作为,充分激发挂职金融人才的干劲和智慧,为贵州发展聚心聚力聚智。
打造事业平台人尽其才
在赴黔挂职金融干部交流微信群里,挂职金融人才们亲切地互称“挂友”。每天,在微信群里看看“挂友”们的动态,交流切磋,加油鼓劲,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
“没想到这次贵州大规模引进挂职金融人才,在全国引起积极反响,还引起纽约华尔街的关注。”一位“挂友”说,省委、省政府和“娘家”派出单位的殷切期望,来自外界的密切关注,让他们既充满光荣和自豪,又感到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必须化压力为动力,发挥自身优势特长,尽最大努力支持贵州发展,真正有所收获、作出贡献。
对于有志在贵州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贵州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干事创业正当其时。而对贵州省来说,不仅要把挂职金融人才引进来,更重要的是给人才创造良好的事业平台和生活、工作环境,争取做到人尽其才。
挂职金融人才入黔后,省委组织部和省政府金融办担当起“金融人才之家”的角色,按照《挂职金融人才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进一步细化措施,要求各地各部门为挂职金融人才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确保金融人才有位有为。
贵州省建立“一台账、三机制”,即挂职金融人才工作台账和信息报送机制、调查研究机制、团队协作机制,增强挂职金融人才对贵州金融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深入调研和沟通交流,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今年3月,省委组织部、省政府金融办组织召开挂职金融人才座谈会,重点介绍贵州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情况和“十三五”金融业发展思路、规划,以及2016年金融业工作要点,并赴贵安新区高端制造产业园区、贵仁生态砂产业园,贵阳综合保税区富士康服务器生产基地、创谷中心,贵阳高新区大数据展示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挂职金融干部们表示,通过组织参加这些活动,更好地熟悉了贵州省情,感受到贵州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和美好前景,工作的信心和动力更强;通过交流,有助于加快转变工作角色,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贵州金融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