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锦大道化身“哑铃手柄” 串起千亿级商圈 价值凸显
观音桥商圈转型升级规划图。
华龙网9月14日19时30分讯(记者 郑懿)“大哥”观音桥和“新贵”嘉州,随着这两个“千亿级”商圈的飞速发展,“哑铃状”商圈带的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串联起“哑铃”两端的红锦大道,其价值也逐渐凸显。有业内人士更是提出,作为“哑铃手柄”的红锦大道,其沿线的规划和交通配套,将直接决定两大商圈能否实现共生共荣。
观音桥扩容“治堵”
北大道缓解商圈环道和红旗河沟立交压力
尽管从观音桥商圈到嘉州商圈的路程,只需短短几分钟车程,可是每每路过这里的市民,都明显感受到“堵”的压力。对此,也有不少人表示担心,随着商圈的逐步扩大,这里会不会变成新的“堵城”?
事实上,早在人们发出担心前,两个商圈便已经在为“治堵”下功夫。记者从观音桥商圈办了解到,为配合观音桥升级扩容,实现商圈各大片区间有机的衔接,他们已联合规划多部门开展《观音桥商圈交通综合改善规划》设计,按照“一环八横六纵”的骨干路网规划,将加快修建观音桥商圈环道外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骨干道路,打通东西向、南北向快速过境通道,实现车辆的快速进出和转换,减轻内部干道压力。
按照具体规划来看,观音桥地区将实现新增骨干道路和支路总里程19.1公里,形成“一环八横六纵”的城市快速主次干道路网系统构架和完整的支路网络,并实现干道与支路的有机“驳接”。
而“六纵”之一的北大道,按照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建成后,将改善观音桥北部区域交通现状,减轻商圈环道及红旗河沟立交交通压力。
据了解,北大道东起洋河中路洋河体育场路段,西至渝澳大道,接爱丁堡北侧道路,全长2.19公里。其每小时可以承担约1200辆车的交通流量,分流商圈环道和红旗河沟立交约15%的转换交通,将有机串联起鹞子丘和洋河两大片区。其中一期工程东起洋河中路下穿建新北路后,连接正在建设中的观音桥·龙湖新壹街。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壹街作为观音桥升级扩容的头号作品,北大道的修将充建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商圈升级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