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红灯笼制作者:传统制灯手艺恐后继无人

22.02.2015  13:42

  原标题:传统手工制灯者寥寥无几 民俗技艺面临失传窘境

  2月17日,北京市美术红灯厂翟玉良经理(左一)和工人展示直径1.5米的大红灯笼。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2月17日,北京市美术红灯厂仓库内存放的宫灯有一人多高。

  2月17日,翟玉良经理展示制作完成的宫灯。

  天安门前8只红灯笼,要七个传统艺人忙上半个月才能完工。每当过年,大街小巷、政府企业单位总是挂起红红的圆灯笼辞旧迎新,但鲜有人知道这些红灯笼都出自“文盛斋”的北京市美术红灯厂。如今的红灯厂早已不见昔日辉煌,固守传统的手工制灯者寥寥无几,这项传统民俗技艺面临失传窘境。

   老艺人制灯40年不改本色

  “灯笼是数学和艺术完美结合体,需要大大小小10几道工序,”北京市美术红灯厂从事灯笼制作30余年的马师傅说,灯笼底座、骨架、尺寸以及与建筑物的比例都要遵循规律。

  首先灯笼直径要和灯座大小相匹配。“灯座越大,灯笼圆度越接近完美苹果圆形状,”马师傅说,把劈开的竹条插入灯座小孔中,用钢丝固定好,这才算是完成了制作灯笼的第一大步骤。而在这之前,师傅们还需要劈开竹子,裁剪好灯笼布。

  上下灯座上插好竹条后,师傅们开始制作灯笼骨架:摁住上面灯座直至灯笼成为椭圆形。再经过整形、熬胶、刷胶、贴灯笼布、贴云纸,一个灯笼制作过程才算大功告成。

  一般情况下,一只直径4米的灯笼则需要20多人耗时20多天完工。天安门城楼前的灯笼也出自北京市美术红灯厂,直径为2米至2.7米的大红灯笼,要六七个人两天左右完成,8只灯笼要历时半个月完活。

   无论大灯笼还是小灯笼,“整形”都是关键程序。

  马师傅介绍,每个灯笼所需材料需要从一开始做好计算,而灯笼圆度取决于灯笼竹条个数,竹条越多,灯笼圆度越接近完美的“苹果圆”。一般直径2米的灯笼需要40根左右竹条,直径3.5米的灯笼需要48根左右竹条。

  竹条个数确定后,灯笼圆度的完美程度则完全取决于整形师傅灵巧的双手。

  竹条扎手,整形师傅戴着厚手套才能下手整形。作为几十道工序中的“高精尖”技术,“整形”师傅通常是从事灯笼制造多年的老师傅。

   传统制灯手艺后继无人

  马师傅介绍,整出圆形全凭工匠的领悟和经验,“领悟快的学徒需五六年,领悟稍微慢点则需要七八年。

  但现在这些老师傅们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上世纪70年代,鼎盛时期的美术红灯厂有职工700人左右。目前只剩50人左右,仅有10余人专门制作红灯笼,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

  工作枯燥乏味是年轻人呆不住的原因。之前有年轻人前来拜师学艺,劈竹子、刨灯盘、做骨架、熬胶水,一道道工序机械而乏味,他们最后都选择了离开。

   提倡节俭大红灯笼销量直降

  作为新年、节日期间的重要装饰物,红灯笼市场需求也受到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双重影响。

  据马师傅介绍,20世纪80年代,美术红灯厂的灯笼订单多是小灯笼,较大的红灯笼也不过直径1米多些。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高楼大厦林立而起,大灯笼订单开始增多。

  近年来,政府节俭开支,大红灯笼的订单量直线下降。“订单数量及金额比原来减少了近7成。”红灯厂的翟经理说。

   灯笼取材也在发生变化。

  按照传统制法,红灯笼为竹制结构。随着竹子价格上涨,2000年后有灯笼生产厂家开始使用钢丝制作骨架。因成本低廉,制作工序简单,不久风行于灯笼行业。

  最古老的灯笼采用透眼纱,而现在的呢绒灯笼布不透光,光只聚集在灯笼里面,”马师傅遗憾地说。

  记者走访多家灯笼商铺发现,钢丝骨架灯笼、棉布灯笼比比皆是,传统竹制灯笼几乎销声匿迹。一灯笼售卖店店主说:竹制的工艺复杂价格高,恐怕今后难找了。

   点 评

   大红灯笼起源民间后入官府

  灯笼文化是一种特有的吉祥文化。过年讲究环境布置从而衬托出热闹、喜庆的气氛。这样延伸出了春节“八大红”:福字、春联、春条、斗方、窗花、挂笺、门神、灯笼。红灯笼正是“八大红”中的压轴红。

  红灯笼属于典型的民俗官用。最早起源于民间,因风吹不灭而被称之为“气死风灯”,后官府、王公大臣、文人墨客见此灯笼造型红火,想要在皇城、府邸等处悬挂,却碍于灯笼名字不雅。后有文人墨客采用谐音文化,将“气死风灯”改为“期赐封灯”,意为“期盼封赐”的吉祥之意。红灯笼改名之后,官方的大举悬挂更促进了这一习俗在民间的普及,从而逐渐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吉祥装饰物。 ——民俗专家王作楫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