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领导论坛】毕力夫: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村牧区落地生根
自治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大决策,确定了3年完成全部工程任务的工作目标,这为农村牧区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农村牧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载体。2年来,全区农村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带来的巨大实惠。“十个全覆盖”工程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是一项综合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发展工程,在实践中彰显出了重大战略意义。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一举补齐农村牧区短板的发展筑基工程。这项工程囊括了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三大内容,所涉及的都是多年来一直困扰“三农三牧”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为推进这一工程,自治区本级投入800多亿元,集中财力用于工程建设,一举补偿多年来对农村牧区的历史欠账,这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之前,我们也在逐项推进各个工程,但始终是条块分割、零乱分散,钱虽然没少花,却撒了“胡椒面”。这次自治区将10项工程打包实施,整体推进,发挥了最大的综合政策效应,取得了10个1相加、远大于10的效果。比如,赤峰的危房改造、标准化卫生室、安全饮水等工程,虽然已实施多年,但从完成情况看,“十个全覆盖”工程之前,仅改造危房8.5万户,不足全市的30%,建设标准化卫生室517个,仅为全市的24%,解决了227.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成果难以巩固。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这些到2016年都将达到100%。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有效应对经济下行、稳定经济增长的企稳助力工程。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各地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主动作为的空间有限,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乏力。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有效增加了投资、扩大了内需、稳定了就业,为各地稳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截至今年9月末,仅赤峰市在“十个全覆盖”工程上的总投资达117.3亿元,其中吸引社会投资27.9亿元,共使用水泥253.4万吨、钢材4.9万吨、砖瓦16.5亿块、砂石1845万吨、木材9.7万立方米,累计带动19.4万人就业增收,有效拉动了建材、冶金等行业的增长。另外,各地把培育特色产业、调整农牧业结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始终强化产业支撑,特色种植、乡村旅游、观光农业、节水经济林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一些发展乡村旅游的嘎查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林的嘎查村户均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大大加快了广大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固本强基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牧区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基础。“十个全覆盖”工程,每项都与农牧民利益息息相关,比如1吨暖心煤、1万元大学补助等民生项目,不仅为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提供了抓手,也为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牧区工作提供了载体,更是“三严三实”的生动实践和具体检验,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工程的实施,各族群众深深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对农村牧区的真正重视、对农牧民的真心尊重和真情关怀,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农牧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更加坚定,同心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正能量更加强大。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引领带动工程。农村牧区既是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点所在,也是贯彻“8337”发展思路的重点所在,没有农村牧区的变美、农牧业的发展、农牧民的致富,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就是一句空话。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能够极大地推动农村牧区基础条件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民生事业发展,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8337”发展思路提供重要支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站在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高度,站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站在全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和认识“十个全覆盖”工程,真正把推进这项工程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以赴地抓实抓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为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