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在希望的山地上

08.01.2015  11:39
奋进在希望的山地上 - 农业厅
奋进在希望的山地上 - 农业厅
来源: www.gog.cn

       

        凤冈茶园。

        印江石漠化治理项目覆盖区成为柑橘基地。

        4000公里总长的“六横七纵”高速路网连接所有县市,四通八达的陆路出省通道便捷了农产品卖全国;500多座水库加速建设,彻底解决农业工程性缺水难题,夯实山地农业旱涝保收基础;200多个农业园区承载山地梦想,如珍珠般镶嵌于群山之间,托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美丽蓝图。请看——

          “江南千条水,贵州万重山”。

        山地是贵州最大的省情和特色,城在山中建,山在城中留。独特的自然地貌孕育了贵州人与生俱来的依山靠山、吃山护山的生存法则。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贵州人憧憬着有朝一日能走出大山、融入世界,期盼着外来客商能走进村寨、互通有无。然而,交通阻塞,群山连绵,似一道屏障横亘在前。贫困落后成为贵州的主要矛盾。

        穷则思变。贵州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尤其是近年来,知弱图强的贵州人在省委省政府“三农”发展新思路引领下,立足山地资源禀赋,凭藉特有的立体气候和生态多样性,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着力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贵州鲜明特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不同于北方冬季的萧瑟,本报“走转改”采访组穿行于黔贵大地,满目葱翠,山川秀美,不似江南景胜似江南秀。茶园、蔬菜大棚、油茶林、精品水果……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引领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在希望的山地上绽放出现代农业耀眼的光芒。

          山地农业是守住发展和生态

          两条底线的优势产业

        ——农业本身就是增绿产业,内含生态环境保护的基因和功能。农业又是“接二连三”的产业基础,能够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能富民还能富省。贵州科学把握生态和发展辩证关系,在山地上建设现代农业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雨量丰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但喀斯特地貌地表蓄水能力弱,水资源利用率不足10%。受限于工程性缺水,历史上贵州农业生产望水兴叹,干旱灾害时有发生,传统农作物产量不高。即便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由于没有公路也运不出去。产品成不了商品,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加快发展成为贵州的主要任务。

        进入新时期,贵州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贵州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证,为贵州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守住两条底线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守护好生态环境,必须科学把握生态和发展辩证统一关系,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基本途径,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守住绿水青山。

        贵州农村人口占比大,农民贫困人口多,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但贵州资源丰富,拥有凉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和秀美的山水,是天然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对于贵州而言,山地农业犹如一座亟待开发的“金矿”,潜力巨大,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优势产业。

        从生态角度看,农业本身就是增绿产业,内含生态环境保护的基因和功能。发展农业可以增加贵州生态容量,减轻环境污染压力,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从发展角度看,一方面,绿色有机食品市场空间广、产品附加值高,对富民强省作用大。贵州田少山多,生态优势明显,具备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的先决条件,农业最有潜力成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叠加的最优产业。另一方面,农业是“接二连三”的产业基础,既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和物质保障,拉动内需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又可以带动农业内部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业同步发展。凡是农产品加工业较发达的地方,二三产业也比较发达,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繁荣。纵观国内外发展实践,农业不仅能富民也能富省,可以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和城镇化进程步伐。

        当前,贵州处于转型提质提速发展的新阶段,自身有能力投入更多人财物发展现代农业,抓住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机遇,补齐农业发展的“短板”,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同步小康,推动“三农”工作上台阶。基于对省情和农情的科学把握和分析,贵州执政者们认识到,贵州实现后发赶超条件最好、受益面最广的产业是农业。农业是贵州最大的优势,只要找准方向、摸准规律,在山地上也能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破除工程性缺水的掣肘,让珍贵的水资源蓄得住、用得上,保证粮食产能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贵州各级财政投入真金白银,水利建设快马加鞭。2013年总投资1400多亿元的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地下水利用工程“三大会战”启动,一举改写了贵州解放60多年没有大型水库的历史,工程供水能力增加到102亿立方米。随着500多座水库项目全面推进,贵州农业将彻底告别“眼望哗哗河,有水喝不着”的尴尬。

        交通滞后是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迈过的第二道坎。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贵州交通发展落后于全国,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带来经济社会的相对“欠发达、欠开发”,优质农产品产得出卖不掉,“深在闺中人不识”。

        从2006年开始,贵州举全省之力发展道路交通,省委、省政府提出“交通引领经济”理念,推进高速路网、高铁路网和小康路建设,重点将基础设施向县乡延伸,让贫困地区农产品运得出去、卖得上价,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短短几年,贵州交通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南陆路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突显。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00公里,明年将实现县县通高速。贵阳至广州、长沙、北京、上海的高铁布局建设突飞猛进,彻底改变了贵州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贵州以昂扬的姿态融入全国发展的大平台。再有两三年时间,贵州“六横七纵”交通格状网将进一步拉近与全国大市场的距离,为贵州优质山珍农产品“卖西部、卖全国”提供极大的运输便利。

        “短腿”补长、基础补强,积聚力量的贵州现代农业蓄势待发。

          农业园区是推进农业特色产业

          发展的有效载体

        ——政府、企业、农民等共同参与组建园区“农业综合体”。园区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理念,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推进器”和“发动机

        贵州现代农业怎么发展,以什么为载体?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策提出,创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引领带动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2012年底,作为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之一,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全省17.6万平方公里内“破壳”而出。

        农业园区赋予贵州农业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既有生态意义、城镇化意义、示范意义,也有农业现代化意义。贵州省省长陈敏尔说,创建农业园区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加快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对于统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

        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通过内部挖潜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再生产,提高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促进贵州农业提质增效。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说,农业园区以产出论英雄,用开放的视野、市场的眼光、科技的手段,培育壮大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极具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树立贵州农业在全国农业中的位势。

        贵州省农委主任刘福成说,建设农业园区归根结底就是要通过平台引领和示范效应,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链条,使园区在农业结构调整、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市场开拓、品种品质品牌建设等方面作表率,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发展的“推进器”和“发动机”。

        贵州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农业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产业布局和重点任务,加强种植业类园区、养殖类园区、种养业结合类园区、休闲农业类园区和拓展区的规划引领,制定《园区规划编制导则和建设标准》,指导和督促园区全面完成规划编制评审。各地各部门按照“定路线图、定时间表、定工作量、定责任人”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齐抓共管、合力推进。

        贵州充分释放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环保、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效应,筑巢引凤吸引外部资源不断流向农业内部生产。科学统筹土地规划,加强农业示范园区土地整治,多渠道保障园区建设用地需求;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对园区企业相关减免税一律实行“报备即享受”;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加强园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促进保护与发展相协调;以“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为载体,加强农业园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

        针对园区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问题,贵州建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推动、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推动园区投资、担保、互助融资平台建设,着力破解融资难。省级财政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整合财政投资1000亿元。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提高农业保险品种和区域覆盖面,实现农业政策性保险对农业园区的全覆盖。

        为确保各个农业园区“不掉队”,贵州组织三次全省园区现场观摩推进会,开展三次全省拉网式督查,进一步统一认识、理清思路,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按照“一个园区、一位领导、一个部门、一个方案”的工作制度,园区所在县实现园区指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责任化。同时,组织开展园区绩效考核,确定重点园区和被黄牌警告园区,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促进园区建设整体推进、共同提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贵州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招商引资又招才引智,博采众家之长,为园区发展提供“加速度”。从山东寿光引进的织金县委书记崔英魁,不仅带来了园区发展亟需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还带来了平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理念和工作思路。他引进的寿光蔬菜大棚、青岛牛仔服装公司成为园区产业发展的“明星”。像崔英魁这样从外地引进的“县委书记”,贵州共有12个,还有各民主党派和国家机关挂职干部,他们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特殊力量。

        贵州每年举办一次农业园区专题招商,吸引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已组织推介招商项目1823个,签约项目900多个,投资额达到1452亿元。省长陈敏尔亲自带队到台湾“取经”,重点借鉴台湾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的理念,发展精品、精致、精细农业,成功引进7家台资企业入驻园区,逐步形成了黔台农业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短短一年多时间,形态各异的农业示范园区在各地生根、开花、结果,数量从100个增加到213个,建成标准化基地681万亩,近2000家企业入驻园区,实现总产值725亿元。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200多家,带动从业农民300余万人,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县域平均值高30%。

        现代农业发展关键要有产业支撑,农业园区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力,促进农业由单一产品向丰富多元转变,由内部优化向内外联动转变,不断拓展农业的深度和广度。

        兴仁县是我国薏仁米最大主产区和加工贸易集散地,2013年发展薏仁20万亩,实现产值18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该县薏仁生态农业园区依托标准化种植开发薏仁精深加工产品,拓展休闲旅游、养生养老产业,创造出一二三产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薏仁产业成为该县及周边县市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

        农业园区突出主导产业引领,结合地域、土壤、气候等特点,着力将主导产业精细化、专业化,打造商品化、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化生产的农产品商品区,不断提升生产规模和产品品质,带动区域共同发展。

        茶业是贵州的拳头产业,全省茶园种植规模680万亩,居全国第一。湄潭县生态茶园面积48万亩,是贵州第一茶县。在这里,种茶、采茶、做茶、卖茶、品茶……茶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记者看到,茶叶在产业链上被“吃干榨尽”,连茶叶废料也不浪费,被用来提取茶叶中的营养精华——茶多酚。制定茶多酚国际标准的遵义陆圣康源公司2013年销售收入1.46亿元,带动地方茶农增收3000万元。浙江资本投资的湄潭“中国茶城”是中国最大的绿茶集散中心,集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茶叶交易、茶叶物流冷链仓储、电子商务于一体,可覆盖300万亩以上茶园,带动10万余户茶农户均增收7800元,带动20万采茶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黔南州通过茶业园区建设,基本形成了以都匀、贵定、惠水为“主体”,瓮安、平塘为“两翼”的茶业发展格局,茶园面积发展到104万亩,综合产值32亿元,全州农业人均茶叶收入800元,茶农人均收入3160元。从茶园基地面积到都匀毛尖品牌建设,从标准化体系完善到为产业发展创造法制环境,黔南刮起的这场绿色旋风,让茶产业呈现出五大变化: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带集聚;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变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并重;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单一组织模式向多元化组织类型演进。

        农业园区瞄准市场需求,从台湾、以色列等地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园区组建专家工作站、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产学研平台,示范带动区域产业生产水平整体提升,园区逐步成为农业科技的集成转化器。

        兴义县绿缘植物科技公司是亚洲兜兰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省级龙头企业,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台湾兜兰协会、日本向山兰园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密切的技术合作,培育濒危植物5万多株,承担科研项目15个,年可生产组培苗500余万株。江口县纽泰克农业公司从以色列引进国际领先的水培蔬菜生产技术,聘请英国和以色列专家指导,15亩大棚年产蔬菜150万斤,效益比普通大棚高出一大截。

        农业园区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普定县在创建循环农业园区过程中,探索出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实物折价地租、土地入股分红、统进统出和农民预留自主园等土地流转模式,并将县职校建在园区内,为园区发展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目前14家企业落户园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000亩,红木软桃、青脆李等精品水果,蝴蝶兰、万寿桃、凤梨花等名贵花卉,红豆杉、珙桐等珍稀苗木远销省内外,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

        在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下,贵州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农业产业结构从“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崛起,成为贵州现代农业的名片:蔬菜产业进入全国夏秋菜和冬春菜两大功能区,是全国最大的辣椒产业基地;烤烟300万亩,多年稳居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水果517万亩,其中火龙果面积占全国1/5,居全国第一;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迅速,出栏猪牛羊500余万头、禽4495万羽,畜产品总量实现持续增长。

          守住“底线”,既保护青山绿水

          又收获金山银山

        ——农业园区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融入全产业链条,在壮大产业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贵州山地高效农业正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多彩贵州

        农业园区承载着山地农业农村发展的希望,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火车头”。各地政府引导鼓励园区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形式入股,积极融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由贵州草喜堂医药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兴仁县中草药种植示范园,计划3年内建成载药2000多种的中草药药博园。总经理温玉波告诉记者,园区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体,村民以土地入股,到园区务工。为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园区成立了劳务派遣公司,对涉及的5个村2000多名村民集中开展药材种植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村民平时在园区工作,农闲时由公司统一派遣外出务工。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

        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吸引大量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就业创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记者走进织金县九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温室大棚内瓜果蔬菜长势喜人。总经理苏培军来自山东寿光,对织金县的农业生产环境赞不绝口:温差大、水质好,蔬菜产量和品质都远超寿光。园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蔬菜5万亩,吸纳2000多名返乡农民工在园区就业,每个岗位年均增收2万余元。

        山上种油茶,林间种中药,在周恩来总理当年亲笔题写的“中国油茶之乡”玉屏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让油茶产业提档升级。园区负责人介绍说,通过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17年园区总产值将超过3亿元,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万元以上。

        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发展“3155工程”提出,在现有60万亩野生猕猴桃基础上再发展猕猴桃40万亩,配套30万吨以上的年加工能力,使猕猴桃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小康的有力载体。

        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盘活了农村,扮美了村寨,各地涌现出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湄潭县兴隆镇田家沟以茶业为支柱,村集体经济雄厚,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乡村道路、图书室、卫生室、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村内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

        农业园区建到哪里、先进农业技术就推广应用到哪里,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还培养造就了一支适应现代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

        在金沙县台金生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各类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设施让人眼界大开。来自台湾的园区负责人张宪屏介绍说,项目占地2100亩总投资10亿元,集种苗繁育、推广和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旅游于一体。园区建成后,将组建台湾特色蔬菜、花卉、水果、苗木四大专业合作社,在毕节及相邻地区的园艺、种苗、现代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多个领域,大力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辐射面积达2万亩以上,带动10万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随着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需求日益加大,贵州农产品发展从注重数量转向质量、效益与数量并重,农业园区以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为手段,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培育一批有影响、有竞争力、有较大市场份额的知名品牌。

        黔南州长顺县的一枚贴着二维码的鸡蛋,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便可获知这枚鸡蛋的产地、生产日期,甚至产地工人的照片及生产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这样的措施,实现农产品的追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贵阳清镇市绿色蔬菜园区通过有机认证的“黔山牌”蔬菜产品达11个,成为贵州省有名的“生态农产品安全岛”。毕节打造的“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产品公共品牌,涵盖粮油、蔬菜、茶叶、畜禽水产、中药材等七大类,形成了大方天麻、织金竹荪、威宁马铃薯等区域知名品牌……贵州农产品正迈着自信的脚步叩开全国市场的大门。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不仅丰富和满足了市民舌尖上的美味,还利用农村青山绿水、农业田园风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将农业生产与农业休闲旅游相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进一步发挥农业就业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等多重功能和价值。

        贵阳市白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坚持产城互动、农旅一体融合发展,成为引领农业科技发展的“大观园”、优质农产品供给的“大超市”。园区将一座废旧粮仓按照三合院式改造成农耕文化馆,向市民集中展示和传承中国古代灿烂的农耕文明。“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许多市民带着孩子慕名前来参观文化馆、体验农事,感受古老农业文明的现代力量。”园区负责人说。

        麻江县是我国蓝莓主要产地之一,蓝莓种植近5万亩。农业园区结合当地少数民族风情,建设蓝莓科普馆、蓝莓研究院和蓝莓酒庄城,大力发展以蓝莓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游,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提升麻江形象的一大亮点。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农业更美丽。山间公路上、乡村田野边,外省牌照的自驾游车辆随处可见,魅力无限的农业园区已成为重庆、云南、四川等周边市民享受绿色自然的好去处。目前农业园区已接待游客720多万人次,有力推动了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方兴未艾,不仅可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还可以减少流通环节,节省成本。贵州抓住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试点省建设契机,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优质农产品外销搭建更宽的平台。如今,全国的消费者只需在“淘宝特色贵州馆”下单,农业园区生产的茶叶、中药材、辣椒等优质农产品都可以便捷购买。蓬勃兴起的农产品电商以其个性化销售模式与大市场对接,成为推动贵州农产品走向全国的新引擎。

        山还是那座山,但干部的认识变了,山不再是一种束缚和羁绊,而是一种资源和优势。“把山地都利用起来,将最值钱的东西卖出去。”这样的理念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日趋明朗并深入人心。各级干部发展山地农业的信心更足、劲头更大、办法更多,他们以高昂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现代农业建设,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聪明才智,带领农民群众开发利用山地、保护建设山地,向山地要产出,向市场要效益。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干部对农业园区倾注了大量心血,将园区当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务实为民的有效手段,当作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许多基层干部将农业园区比作自己的“孩子”,主动上门问难事、解难事,有的从早“”到晚,他们由衷地说:农业园区带动一方、激活一片,是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火种。为了让农民群众发展有门路、致富有产业,我们全力以赴,山地农业大有可为。“五百年后看,贵州赛江南”。贵州,一片神奇的热土,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从发展滞后到后发赶超,贵州广大干部群众戮力同心,用无畏勇气和创新智慧,绘就一幅现代高效山地农业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