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贵阳市好老师”获得者刘芳用爱心温暖学生

18.12.2014  10:18

  “亲爱的,你用心灵去沟通彼此的情感,用爱心去照亮生活的昏暗,用真诚去消散人生的迷茫,用关怀去温暖彼此的心房……世界因你闪耀美丽的光芒!”今年教师节,白云区第三中学老师刘芳收到了学生发来的这样一条短信。

  从22岁成为白云三中的语文老师开始,刘芳已担任教师21个春秋。1997年,她被医生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面对将来会成为一个盲人的诊断结论,她选择与命运搏击。

  患病以后,刘芳用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让她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

  发现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弱,刘芳开始背诵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后来她甚至背下了初中3年的语文教材……

  21年中,刘芳在语文教师的岗位上坚持了16年,成功克服了眼病带来的不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在担任班主任的14年中,刘芳带的班级大多是学校的“问题班”,“问题学生”较多。不过,她认为这些学生只是遇到了成长的烦恼,需要给他们爱的疏导,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为此,她每个学期都为家庭困难学生募捐学费和衣物,鼓励他们完成学业。

  2007年8月,刘芳又服从学校安排,建立了校园心理咨询室,转型担任学生的心理辅导教师。她经常用自己的例子来给学生们鼓劲:“我双眼失明,都能快乐地生活学习工作,你们有困难怕什么呢,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为了配合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刘芳还把多年停播的广播站重新建立起来,自己培养播音员,用校园之声影响了一批批学生。此外,她还培养了一群诗歌朗诵爱好者,多次带着他们参加校内外的比赛,获得一系列荣誉。

  2011年到2012年,刘芳用一年时间创作了17万字的小说《石榴青青》,真实记录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变化和一群年轻人的理想和追求。其中,大量笔墨触及师生间最质朴的感情、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希望和困惑。“我想通过这部小说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孩子,希望更多的师范生能来农村教书,这里需要德才兼备的好老师。”刘芳说。

  2008年,刘芳获得贵阳市“五·一”先进劳动者和贵阳市十佳师德标兵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优秀德育课教师光荣称号;2011年获得贵阳市年度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称号,2013年被提名“中国好人榜”;2014年获得首批“贵阳市好老师”荣誉称号。

  “是爱的力量让我坚持到如今。我从事的是自己热爱的职业,周围许多人的扶持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安慰,我选择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用爱温暖学生、回报社会。”刘芳说。

  本报记者 罗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