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联扎实推进实施“锦绣计划”促妇女创业就业

09.03.2015  11:19

 
        “你们一针一针绣出自己的幸福生活,既绣出了侗寨之美、民族之美,也展现了你们的勤劳之美。你们足不出户为家庭创造财富,是家庭功臣,更是侗寨文化传承的功臣!

        每当想起春节前夕亲耳听到的李克强总理的这番赞许,黎平肇兴侗寨的绣娘钟声佩都倍受鼓舞,信心满怀。从事刺绣30多年的她,不仅自己创办了民族刺绣服饰厂,还带动100多位妇女在家就业。

        在贵州省,目前至少有20万绣娘和钟声佩一样,正在用针为笔、以线为墨,绣出自己的幸福画卷。

        她们的幸福生活,正是省妇联牵头实施的“锦绣计划”奔跑的方向:推动贵州省手工小产业走向传承民族文化的大产业,为更多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实现脱贫致富铺设一条锦绣之路。

        “绣娘培训”列入今年政府十大民生实事

        1月,剑河县20名绣娘参加“锦绣计划”绣娘骨干培训班,学习苗族剪纸、刺绣及红绣和锡绣的图案设计操作,了解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生产旅游工艺品等知识,还到兴园刺绣厂等现场实际操作。

        在丹寨县,妇联组织的“锦绣计划”妇女手工技能培训蜡染班结束后,14名绣娘留在宁航蜡染公司就业,她们只需利用农闲时间在家中做手工刺绣,由宁航公司统一回收产品,实现农活与刺绣两不误。

        在江口县,贵州省妇女手工技艺锦绣计划培训项目江口县第一期“梵净绣娘”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玉屏锦绣萧乡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利梅,当场就回收了6幅优秀的培训作品。

        “绣娘”的培训正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在全省各地铺展开来……

        为加大培训力度,省妇联在去年确定的22个手工示范点的基础上,面向社会积极征集和组织申报了贵州创新创业合作基金项目、贵州妇女手工创意设计示范基地和锦绣计划培训项目。通过初筛、专家评审、党组会议集体审议、公示等方式,确定了10个创新创业合作基金项目,21个妇女手工创意设计示范基地、30个培训项目,涵盖9个市州近50个县市区的妇联、企业、协会和职业学校。

        在省妇联的引领下,各级妇联积极打造本地的手工示范基地,支持骨干企业的发展,同时以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为平台,努力推进妇女手工工作。

        黔东南州借中国(凯里)民族民间工艺博览会之机,连续两年举办黔东南“百佳绣娘”大赛;六盘水妇联搭借“六盘水凉都消夏艺术节”,举办绣娘比赛,宣传妇女手工,促进绣娘技能提高,推动“锦绣计划”落实。

        2014年,省财政落实新增妇女特色手工专项资金500万元,省妇联和省中小企业局各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总量达1500万元,三家联合下发了“锦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共同支持手工产业发展。同时省妇联与省扶贫办谋划妇女手工扶贫行动,计划3年建“锦绣社”100个。

        在今年全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把“实施锦绣计划,培训绣娘1万人”列入省政府2015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为贵州民族特色手工产业的发展开启了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根据计划,到2015年年底,省妇女特色手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将达到1000家,重点培育50家优强企业、100家专业合作社;贵州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到50万人,带动125万人脱贫。 

  省妇联主席亲自“代言”绣娘作品频获赞

        “向北京‘两会’出发,收拾行囊,我的目光始终关注民族文化产业和妇女就业。

        3月2日,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妇联主席罗宁,不忘在朋友圈发条微信并晒出自己特备的行李:项链、拎包、挎包、手包、围巾、钱包……每一件都时尚精美,且有共同之处——出自贵州绣娘之手的民族手工元素。

        罗宁业已成为贵州绣娘作品的免费代言人,多次抓住时机展示贵州民族手工艺品的精美。

        在去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上,罗宁身着剑河县绣娘制作的晚礼服,讲述礼服背后的苗绣故事,介绍贵州帮助妇女脱贫致富的“锦绣计划”,引发现场一片赞叹。她的巧妙“推销”,让贵州妇女手工艺品的报道迅速见诸于中国网、央广网、搜狐等多家主流媒体。

        在去年贵州省“两赛一会”举办期间,贵州“锦绣计划”妇女手工专题展首次亮相多彩贵州城文化展示中心,就以其别具特色的亲和、精美、居家,引来多方关注。

        “锦绣计划”实施以来,省妇联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注重政府主导、市场导向、妇女需求、社会组织参与,争取政策,办展洽、搞培训,引资、引智、引技术、引市场,推动手工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出台了《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倡导成立了贵州省妇女手工协会,联手省科技厅设立了“贵州省妇女创新创业合作基金”,积极为产业发展搭台,推动手工小产业走向传承民族文化的大产业,为妇女更多居家灵活就业实现增收致富铺设一条锦绣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贵州省特色手工及关联产业产值达10亿元,妇女从业人员20万人,建特色手工产业基地109个。贵州绣娘逐步成为全国手工产业市场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新星,被《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予以宣传报道,得到国家领导的充分肯定。

        做强传统与时尚让“锦绣之路”走向“高大上

        “当苗绣作为服装、包具、饰品、家居、日用品、礼品工艺品、商务配件等多个品类装饰出现,其作为消耗品的生命周期,就是苗绣的市场潜力所在。

        罗宁认为,只有把苗绣从收藏品的神坛上请下来,植入到生活实用品中,拓展产品谱系,苗绣的市场才有可能做大。而传统手工艺一旦和高端时尚结合,就会带来更大的增值空间,在“锦绣计划”的大力推动下,贵州省手工企业想办法争取支持,积极谋划企业发展。民族刺绣不再“小散土”,而走向了“高大上”——

        贵州省晟世锦绣公司与依文集团合作,太阳鼓公司与深圳龙浩集团、“看见民艺”创意文化公司展开了合作,在高端时尚服饰上注入了贵州民族手工元素。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合作,依托知名企业传播实现贵州民族手工文化,大大提高了市场知名度。

        不少手工企业还与知名设计师合作,加强产品创新设计。有的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类设计周活动,创新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将民族手工文化创意设计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各类产品中。

        黔艺宝、多彩雪飞、罗婷布衣等企业在多彩贵州城、清镇时光贵州、花溪青岩古镇等开设销售点,黔粹行在厦门机场开设实体店。有的手工企业改变过去实体店销售和礼品定制销售的传统模式,在扩大运营实体店的同时,搭借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扩大产品销售。

        引入新兴资本运作模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也成为贵州省“锦绣计划”重点扶持的手工企业的做强做大之路。目前铜仁祯通衢于2014年8月上股交Q版成功挂牌。晟世锦绣等企业已经着手于新三板上市的工作。

        “无论是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还是从贵广高铁开通后贵州乡村旅游将更火热的角度看,‘锦绣计划’都将用它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成为我们必须抓好落实的工作品牌!”罗宁对“锦绣计划”前景充满信心。(肖菡)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
杨明凤二级巡视员赴从江县开展商务扶贫工作调研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夏红民书记在省直部门支持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