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党校驻绥阳县大路槽乡帮扶小记

11.09.2014  14:39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11日电 “我们大路槽乡的土鸡能有今天的市场,全靠省委党校的陈老师,要不是他出点子让我们把土鸡蛋包装卖,我们是守着金山讨饭吃。”在绥阳县大路槽乡采访,该乡群众都这么称赞来此帮扶的省委学校陈刚老师。

    自今年走进大路槽乡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后,陈刚就在群众小康上作文章,在村级经济积累上想办法,他把走村串寨掌握的数据。他把大路槽土鸡蛋做成旅游产品,在红果树景区出售,供不应求,为大路槽村村级经济积累找对了路子。他还结合自己的知识,设计出全乡小康监测软件,由于乡财力有限,他求助省委党校出资5万元解决了资金。这仅是省委学校教师帮扶大路槽乡的一个镜头。

    今年,按照省委统一安排,省委党校教育长周感华带着省委党校的四位老师入驻大路槽乡,开展驻村帮扶。他们一到村,就把“当好大路槽人,办好大路槽事”作为他们的工作信念,走进田间助农增收献真情,走进农户访贫问苦送温暖,走进村寨问计献策话发展,他们把心放在群众上,把群众放在心上,他们把“我们大路槽”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韩卫东,放下手中的工作,几次到大路槽乡检查指导小康建设工作,给乡出主意、想办法。副校长帅京带领学校老师带着物资进村入户慰问困难群众。管理学院院长王红、秘书长吴巨平到乡走村入户访贫问苦,王红院长还给大路槽乡各级干部免费讲课,得到全乡干部的好评。

    教育长周感华为了该乡的发展,经常奔赴在贵阳到大路槽之间,不计个人得失,不怕路途颠簸,不计行程疲劳,到省城协调关系找项目,利用自己西秀区、乌当区的关系,带着该乡干部前往学习考察经果林产业,为大路槽乡发展找示范。

    教育处副处长戴宇入住长阳村后,每天奔走在田间地头,帮助村理思路,出主意,为长阳村的发展献计出力。教授徐小明,走遍了他帮扶的文星村,白天走地头,晚上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帮助群众调整产业出主意。6月3日至5日,大路槽刮大风、下大雨,通电线路终断,家里父亲生病住院,无法联系,第三天终于联系上后,他只好嘱咐自己妻子担当,这里灾情严重,他无法回来。还有教师毛贤玉把双休日的时间用上,补足自己晚到的时间,盛夏7月的一天早上,他独自一人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几次摔倒又几次起来,骑着摩托车前往偏远的青岗坪组进寨入户问民生。

    不到半年时间,省委党校的老师为大路槽引来5个项目,引资近30万元。他们协调各方人士到该乡各间小学捐赠献爱心,爱心人士方锋一行又把价值7万多元的棉絮、校服送到了金平小学。 同时, 省委党校把正科班学员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安排到大路槽乡,正科班学员在该乡走田间、串村寨、进农户、拉家常、话发展。(刘良华 石芝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