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县委书记姜龙:“十三五”海门发展从求大到求变

25.07.2015  14:10

人民网南京7月25日电 (吴纪攀、王继亮、施忆)“从宏观上看,新常态是‘十三五’期间的大逻辑。”23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江苏省海门市委书记姜龙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面向“十三五”,海门的发展要从求“”转为求“”。

从2000年12月担任海门市委副书记算起,姜龙连续在海门工作已近15年,在2011年6月担任海门市委书记前已任海门市长5年,对当地市情甚为熟悉。在他看来,如果说在“十二五”时期海门发展主要是求“”,也就是壮大规模、扩张总量,在速度上追赶苏南等发达地区;那么在“十三五”时期,海门的目标就是求“”,也就是要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做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效益双提升的发展新路,不断提升经济创新力和区域竞争力。

姜龙说,当前,海门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数量,都需要坚持量质并进;这就需要抢抓“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的叠加机遇,正确处理好陆海统筹的关系,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由“激进式”向协调平衡圆融发展。

从自身看,‘两个率先’(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姜龙表示,今年,海门有望基本达到省定升级版小康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海门将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并不失时机地向“第二个率先”的目标迈进,致力推进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文明、现代保障、现代治理“五大现代体系”,于2020年率先融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十二五”以来,海门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的排名中,四年前移了8个位次,目前名列全国第23位、全省第8位。姜龙表示,在今后五年里,海门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再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要求,瞄准“率先建成省创新型城市,率先融入苏南发展”的目标,致力打造“苏中统筹发展的示范城市、融入苏南发展的先行城市、环沪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力实施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开发开放、深化改革、城乡融合、幸福提升、依法治理、党建强基“八项工程”,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海门,力争在苏中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并加快融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