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大力发展白萝卜产业助农增收

19.02.2016  17:14

小萝卜闯出大市场

——威宁县大力发展白萝卜产业助农增收纪实

草海镇卯关村白萝卜生产基地。

    新华网贵阳2月19日电 近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卯关村白萝卜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该县草海镇蔬菜专业合作社正组织一群在家门口务工的村民们采摘萝卜,随着一丘丘一湾湾绿满山坡的白萝卜装车外运,合作社社员个个喜上眉梢。

    近年来,威宁白萝卜产业得到了农业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省、市各级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使威宁白萝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快速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逐年稳步提高。

     气候优势 成就产业发展

    威宁是贵州西大门,是滇东北走廊的交通要塞,也是云贵高原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相对开阔平缓的区域,属于典型的高原缓丘台地。威宁由于气候干燥、日照充足、盛夏冷凉和较大的日温差,形成了国内典型的“天然凉棚”气候类型,为夏秋白萝卜生长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与此同时,威宁还由于夏秋冷凉气候适宜于半耐寒性萝卜生长,通过3月上旬开始至5月底进行覆膜栽培,6-8月份进行露地栽培,9月份又采用覆膜栽培的种植技术,每季70天左右生育期,可实现一年3季白萝卜的种植,一亩地一季可产白萝卜5-6吨,一年3季,按650元/吨的保底价计算,亩产值可达万元,亩纯利可达6000元以上,且所产的白萝卜个体整齐一致、外观光滑整洁、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县白萝卜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0万亩左右。

     措施得力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威宁白萝卜规模化商品生产始于2002年实施全省农业结构调整重点示范项目--夏秋反季节蔬菜项目。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在威宁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省农委、省农科院的参与下,该县农牧局多措并举,有效地推进了全县白萝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从2002年实施夏秋蔬菜项目开始,威宁县委、政府每年都行文组建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由威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将项目涉及的乡镇主要领导和县直的相关部门领导组建为行政领导小组,在聘请省、地(市)专家作顾问的前提下将全县技术骨干组建为技术指导小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制订目标任务和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督察力度,及时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产生了理想效果。

    提倡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包括项目整合、资金整合和人力资源整合等多方面。各项目资资金到位后,实行专账专户和一支笔签字报帐,根据投资预算方案进行资金使用和管理,力求使所有资金都用好用到位、都能发挥作用及产生效益。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主张部门协作与业务合作,从科研、农技推广、种子、植保、土肥等多个单位抽调骨干人员组成蔬菜生产技术队伍,从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有序地推进工作。

    主抓基地建设。多年来,该县农牧局一直以抓基地建设为主,充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向生产规模化和种植规范化方向发展,努力提高产品产量与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及蔬菜栽培的经济效益。这一措施辐射面广,受益群众多,可以有效地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将成为威宁蔬菜产业发展中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

    顾及基础设施。近年来,该县农牧局在抓基地建设和产品质量建设的同时,也全面顾及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诸如专业合作社的组建与发展、蔬菜高温预冷库建设、育苗中心、滴灌示范栽培、田间道路硬化、外商引进、建立市场窗口以及网络与信息发布等。

    搞好试验研究。十多年来,威宁从事蔬菜生产的技术人员在省、地(市)同行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引进新品种和各类高效低毒农药进行比试并择优推广,积极引进新技术在全县蔬菜产区广泛应用,特别是对白萝卜新品种的播期、生态适应性、需肥需水规律等基础工作进行了全面研究和认真总结,为威宁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突出特色 延伸产业链

    威宁夏秋白萝卜产量大、基础好,是发展特色产品经济的首选作物。发展白萝卜深加工可以拓宽蔬菜产业的利用范围,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形成稳定的转化途经,并通过市场和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白萝卜产业从优良品种选育推广、规范化种植、采收加工到综合利用形成全新的产业链。

    同时,随着白萝卜综合加工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还将有力促进广大白萝卜产区的畜牧业、饲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生物医药、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业带动多业的良性发展局面,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如果再积极加强白萝卜加工业的培育和扶持,加大白萝卜下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其综合收益将会以几何效应增加。

    由于白萝卜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威宁县农牧局在努力开拓销售市场的同时,将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力争在全县发展10万亩白萝卜基地,引进加工企业2-3家,稳步占领西南市场,把白萝卜产业培育成威宁县特色优势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

     发展成绩喜人 惠及更多百姓

    威宁白萝卜生产基地一年种植三季,种植时间分别为春提早、夏季、秋延后。以威宁县草海镇卯关片区为例,2013年,该县草海镇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标准化萝卜种植基地1200亩,生产白萝卜共计5000多吨,销售收入600多万元;2014年,该合作社流转土地1500亩,同周边农户签订订单面积2000亩,建立蔬菜基地3500亩以上,生产白萝卜共计15000多吨,销售收入1300多万元;2015年在该县草海镇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以草海镇卯关片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寨和乡镇(街道)种植早春萝卜3000余亩,通过抽样测产,亩商品产量7500kg以上,可望实现亩产值5000元以上,总产值1500万元以上,亩纯收益4000元以上,总纯收益1200万元以上,产投比达5以上,同时解决300余人的就业。威宁白萝卜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高海拔地区夏秋蔬菜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整个草海镇卯关片区已采收6000余亩,总产值3276多万元,纯收入为2400多万元,云南、广东、广西、湖北等省外和省内贵阳、水城、安顺等地客商纷至沓来,每天销售量250吨以上,由于市场行情好,订单外的白萝卜销售价格也涨到了1000元/吨,农户种植萝卜的积极高涨,收益更加可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边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威宁县农牧局将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布局,提质增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提高复种指数;因地制宜,围绕市场,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草海镇卯关村白萝卜种植喜获丰收。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