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专家到威宁县开展生态底线指标体系调研
7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专家一行到威宁县开展生态底线指标体系调研。
调研组先后来到盐仓镇毕威高速沿线、威宁县国家华山松良种基地、龙场镇箐林村、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了威宁县近年来在林业生态建设及石漠化治理工作等方面的情况、经验和做法。
在毕威高速沿线,调研组一行沿途观看了“绿色威宁”行动植树造林情况,以及高速公路沿线石漠化地带竹柳等绿化树种的生长情况,仔细了解了威宁县高海拔及石漠化严重地区比较适合生长的树种,了解到威宁县委、政府及林业部门在贵州省“三年灭荒”行动中,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有力推进“绿色威宁”植树造林活动,筛选了绿化效果较好、在石漠化严重地区有较强适宜能力的竹柳和塔柏进行造林绿化,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造林成效,调研组一行对威宁县的绿化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威宁县国家华山松良种基地,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育苗基地,仔细察看了苗木的长势情况,并对良种基地所育苗种类、苗木数量进行了认真的了解,调研组对基地工作人员长期坚守基层、能吃苦、不怕累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强调,“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基地要切实高度重视苗木质量,把好质量关,生产出优质优良苗木,以保证全县造林绿化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调研组来到龙场镇箐林村,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陡峭的山峰和大片白花花的“石林”,生态条件非常脆弱,调研组认真了解了箐林村近年来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情况及石漠化治理情况,了解到威宁县在类似箐林村的陡坡耕地全部采取种植核桃经果林的模式进行退耕还林,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对于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县林业部门结合天保工程项目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促进石漠化地区植被天然更新,同时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取耐旱、生命力较强树种进行人工造林,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植被恢复,调研组对威宁县生态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保护区调研时,调研组认为草海具有得天独厚旅游观光条件,威宁县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继续加强草海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搞好草海旅游规划开发工作,做大做强草海旅游业,带动周边群众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调研组在毕威高速公路沿线调研
调研组在威宁县国家华山松良种基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