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感党恩 谋发展 齐唱富民曲
感党恩 谋发展 齐唱富民曲
——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五星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扫描
九月的迤那,“美丽的海子”,金秋翻银浪,烟海生馨香。
初秋,走进贵州省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五星村,满目是丰收的图景,国旗、党旗在晨风中飘扬招展,显得庄重而明快,令人神清气爽,斗志昂扬。
春意融融,万物复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时,动员就是命令,部署就是冲锋号。
自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村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大力弘扬迤那精神、忠实务实实干为民、同心同苦同步小康”,“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创先争优、创业带富、组织增活力、群众增收入”为载体,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切入点,以“整‘四风’、践‘六心’、抓‘九民’、解难题、惠民生、促跨越”为抓手,切实加强全体党员的群众观念和群众意识教育,作风观念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树立了务实清廉形象,凝聚了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着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一轮热潮。
截止目前,村支两委召开党支委会6次,重点研究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推进村级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及项目建设等;集中学习16次,听取意见32次,查摆突出问题10余条,谈话谈心20人次,接访群众30人次;按要求召开了组织生活会。
为民则民富,支书举旗倾心尽力惠民生
实践活动有序推进,五星村群众干部的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一系列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思想和观念有了更明显的改变,并通过深入走访群众等形式,党员干部沉下去的时间更多,与群众的接触面更大,进一步了解了社情民意和广大群众所盼所求,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帮助广大群众解决了困难和问题,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感谢战书书记、克志书记及各级领导的倾情倾力帮扶支持,两任省委书记七进迤那联系帮扶,访贫问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珍贵的是精神鼓励。”谈起迤那镇五星村的变化,村支书李仁兵说。
2011年以来,粟战书、赵克志两任省委书记把迤那镇作为帮扶联系点,先后七次深入基层,走村串户,访贫问苦,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见真心,显真情;贵州省委成立省直机关党建扶贫工作队常驻迤那帮扶,省直51个部门带项目、带资金帮扶迤那,五星村得实惠最多。
走进勺峨着坪子,一条总投资320万元,长4公里多,宽6米多的通组油路建设已近尾声……
“以前,五星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村民出行晴天一脚黄灰,雨天一脚黄泥……这条路是给克志书记‘拼’下来的。”李仁兵微笑着说。
“好家伙,你李仁兵一个村官,竟然敢跟省委书记‘拼’项目……”大家议论纷纷。
事实就是事实。
亲民、爱民、惠民……“封疆大吏”与“平民支书”不期而遇,竟是如此的不谋而合,佳话频传,山乡振奋。
不但如此,该村还得到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硬化通组路、串户路6.5公里,惠及1229户5034人;投资44.2万元实施改水改厕工程,修建小水窖191个,惠及191户904人;修建厕所60个,惠及60户253人……
窥一斑而见全豹。以上只是该村在实践活动中,干部接地气、群众要发展的缩影。
五星村正在发生巨变。
“群众意识有一分的进步,党和政府就要给十分的支持。”自治县委常委、该镇党委书记马祥宏说。
务实则业兴,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增收入
“月亮出来月亮黄,党参苗苗长势强。找把镰刀割秧去,冬收几箩党参王。”走进迤那镇五星村利民生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党参种植基地,山歌阵阵,笑语连连,一首首山歌道出当地药农发家致富心声。
在五星村,利民生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忠昌养殖合作社的换代升级,更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着力开展集团帮扶的重中之重。
2009年9月,在村支两委的引领下,村民陈杰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创办了利民生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200亩,种植党参、金银花等30余种中药材,辐射带动迤那镇7个村38个组1047户发家致富。
走进孙忠琴创办的忠昌养殖合作社,产业工人李芬芬正在一边给猪添饲料一边唱山歌:“感谢政府感谢党,修起猪圈养猪忙。煮酒留渣来喂起,一年更比一年强。”
这是一家集煮酒养猪产业链于一体的个体户,总投资180万元,存栏68头能繁母猪,420头仔猪,年出栏量达300头,年利润达15.5万元,卖酒的利润达20余万元。
不但如此,村支两委还不断加强社会创新管理力度,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建在产业链上,加大五星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村党组织发展经济、凝聚群众、造福群众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完成了该村种植养殖业规模化完美升级。
清廉则归心,群众编演乡村文艺颂党恩
“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绝大部分人家在种中药材、养牛养羊,家家户户在忙修水窖,修串户路,小孩读完小学上大学,生活越过越滋润”。五星村群众曹宣兰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与集团帮扶是一脉相承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干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进而帮助群众提高劳动技能水平,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归根到底是为了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跨越。
“迤那儿女齐欢唱,句句歌唱共产党,美好生活要感恩,党的恩情不能忘。”干部的清正廉洁群众看得见,五星村的发展蜕变群众不能忘。
村民们满脸喜悦地打着快板《迤那畅想曲》,边舞边唱,以朴素的语言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政府的关心、关怀和帮助。
《辉煌六十年》专题片摄制组进驻迤那镇,摄完快板歌伴舞《迤那畅想曲》后动情地说,这种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朴素的、发自内心的文艺节目,在全国也找不到几个。
现在的迤那镇五星村,一排排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屋舍掩映在绿树丛中,家家户户的土坯房、烂瓦房,变成了钢筋水泥的大洋房;家家户户的产业路、串户路相连相通,道路畅通,生产发展,生活幸福;村后的麻窝山上风轻云淡风车舞动,这里正在谱写出一曲跨越发展的壮丽乐章。
真是“水窖蓄满水,夜晚电灯亮。遍山是牛羊,村庄见楼房。果树挂满果,烤烟粗又壮。党参苗一片片绿海洋,洋芋花随风摆动喜洋洋,幸福生活感谢党,美丽海子幸福生活万年长。”(沈光勇 杨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