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自治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

30.03.2016  16:11
  近年以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制定措施,靶向治贫,切实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产业扶贫取得新成效。粮食年均实现产量44.72万吨,实施马铃薯、生态畜牧业、冷凉蔬菜、中药材、特色经果林、烤烟六大产业培育工程,实现农林牧总产值92.45亿元、年均增长21.15%。建成省级以上示范园区6个。建成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11.8平方公里,引进企业70余家、投产50余家。基本建成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轻纺电子、商贸物流、大数据、电商等特色产业园。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迅速成长。建成风电场 20个、光伏电场1个,实现总装机容量103万千瓦,累计产值达15.87亿元。旅游业被定位为全县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加以重视和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旅游管理和服务机制建设、市场营销和推广等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草海景区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威宁天高云淡、相约草海真浪漫”的旅游品牌已享誉贵州,夏秋季节游人如织,前景广阔。以原生态民族歌舞为体裁的大型文化旅游演出剧目《浪漫草海》隆重上演,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46.96亿元、年均增长28.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5亿元、年均增长18.23 %。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41.3%。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35:27:38调整为32:27:41。

  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威宁草海机场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即将开工建设。完成内昆铁路威宁段改造升级工程,常年开行每天两趟往返贵阳至威宁专列,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毕威高速建成通车,都香高速威宁段开工建设。国省道提等升级工程、县乡道提标增效工程、通村油路(砼)工程扎实推进,公路通车里程从3125公里增加到5628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骨干水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排涝等11类水利工程,有效解决64.3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22万亩。建成220千伏双回对外电能输送通道,完成110千伏、35千伏变电项目14个,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6357公里,城乡居民实现同网同价。建成通信基站2178个、光纤到户端口5.9万个。完成村村通工程35660户、户户通工程93048户。电商产业蓬勃兴起,建成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和73个淘宝村级服务站。

  城乡互济助推扶贫开展取得新成效。立足“一核、两轴、四片区”城镇空间布局,城建区面积从7.5平方公里扩展到33.69平方公里。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98.8公里。迤那、二塘、东风省市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草海镇析置成为“一镇四办”,完成11个乡改镇工作。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21.52%提高到40%。“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扎实推进,改造特色民居72886户、“五园新村”36个、“幸福小镇”6个、“同心新村”2个,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生态建设助推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草海综合治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环保项目21个。关停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企业35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县城环境空气质量和全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大力实施“绿色威宁”行动计划,完成石漠化治理111.05平方公里、营造林56.8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3.31%。

  减贫事业取得新成效。全县实现省级“减贫摘帽”,2010年至2014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3.91万人,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8.15万人、90个贫困村出列、8个乡镇摘帽。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9.3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9.3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1.36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89亿元;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945、221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