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北极商战”即将爆发 中国展现强硬一面

13.06.2015  12:58

               

 日媒称,有着最后的处女地之称的北极圈也开始了商业活动。

  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9日报道,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消融,加之科技的进步使采掘沉睡海底的天然气等资源成为可能。迄今为止,连通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最短航路也得以利用。三文鱼等食品、盖房子用的木材等具有北极特色的产业开始活跃。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统计,全球未探明的天然气和原油储量分别有30%和13%蕴藏在北极圈。即便在严苛环境下也能稳定开采资源的技术助推了北极圈内的开发进程。除俄罗斯西北部亚马尔半岛正在开发的新气田外,还相继有新的油田、气田被发现。

  由于北冰洋冰量减少导致“北极航路”开通,挪威一直以来都面向欧洲供气的斯讷维特气田如今也受到亚洲各国的关注。

  据一家挪威航运企业介绍,从该国东部的希尔克内斯启程经苏伊士运河前往横滨,通常需要39天,如果改走北极航路可缩短至20天。这将使人工成本和燃料费分别减少三到四成。而不用经过政局动荡的中东,这一点也具有很大吸引力。

  亚洲企业对北欧出产的三文鱼和建筑用木材也很感兴趣。一位日本企业界人士说,低温可以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状态。

  目前为提高北极航路的利用价值,基础设施完善工作也在推进。挪威的希尔克内斯就在建设大型港湾设施。芬兰中部的罗凡涅米也在计划修建连通希尔克内斯的铁路。

  欧洲部分的北极圈内目前还没有铁路,一旦建成,产自芬兰的矿物资源和木材将经北极航路更为高效地运抵东亚。潜藏着巨大商机的北极圈也面临着相关国家的利益重合。谁能控制这片最后的处女地?拉锯战似乎已经愈演愈烈。

  4月下旬,北极理事会在加拿大召开部长级会议。美国国务卿克里表示,美国与相关国家必须在北极圈内开展负责任的行动。会议宣言中写入了防止海洋污染和合作确保航行安全等内容。

  北极圈利用规则的制定刚刚起步。居于先导地位的是美、俄等8个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其他国家则出现了警惕的声音,认为北极理事会以环保为名决定航行和开发规则。

  与日本同样不是理事会正式成员的中国展现了强硬的一面:一方面强化与丹麦等北欧国家在经济层面的联系;一方面也在为获得北极圈内的商机而行动。中国已经拥有自己的破冰船,(染指北极的)愿望很强烈。

  在拉拢北极周边国家的同时如何让其为本国经济做贡献?日本的战略也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