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存款保险是深化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制度保障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徐雅平):11月30日晚间,央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央行在相关说明中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是金融安全网的基本组成要素。此外,征求意见稿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赔偿,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国际在线财经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是中国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制度保障,该项制度将更有利于中小银行的发展。同时,最高赔偿限额也基本保障了绝大多数公众存款人的利益。
对于为何选择目前的时间点推出,郭田勇表示,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经过21年的反复论证已经日趋成熟,此外,也是最为重要的是,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到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下一步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会出现更多的民营银行,“在这样的前提下,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才能给金融改革的深化形成一道制度上的保障。”
郭田勇说,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民营银行的推进,银行业的竞争会更加充分也更加激烈,其中不排除会有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银行经营一旦出现问题,存款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特别是如果某家银行出问题,社会上就会形成恐慌情绪,出现挤兑,风险就会传导,容易导致全社会性的金融危机,对金融稳定带来威胁。所以在深化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必要的制度性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对于该项制度对于银行业务的影响,郭田勇表示,短期来看,银行的经营成本会上升。因为银行除了要为存款人支付利息之外,还要向保险机构支付一部分保费。但由于保费水平偏低,对银行的盈利的负面影响也是小幅度的。
从不同规模的银行来看,“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对中小银行会更有利些。” 郭田勇说,“试想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很多储户会认为小银行出问题的概率大,更愿意把钱存在大银行。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后,无论存在大小银行,未来一旦出现问题,存款保险机构都将给予赔偿,大家往中小银行存款会更加放心。”
郭田勇同时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对于储户个人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存款利率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对个人收益没有影响。”他表示,“如果未来随着银行业的竞争更加充分,对个人而言,存款的风险会变得更小。”
对于50万元最高赔偿额的规定,郭田勇说,“这是对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存款账户充分调研后得出来的,保障了绝大多数公众存款人的利益。”郭田勇还表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限额也将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