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德:建议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30.01.2015  04:26

辽宁省人大代表 孙立德 新华网发 姜冰摄

新华网辽宁频道1月29日消息(魏暖昕)“我省是气象灾害多发省份,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多增强趋势,气象灾害的破坏力日益严重。

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朝阳市喀左县气象局长孙立德建议,气象部门要努力提高短时预报、长期降水过程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

孙立德介绍,2014年辽宁省发生的旱灾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30毫米,比正常年份降水量减少40%,致使全省29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710万亩农作物干枯,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减少88亿斤。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和规划”孙立德建议,将气象自动站、农田小气候观测站、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设施的业务维持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将建设任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强化监督检查。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要努力提高短时预报、长期降水过程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开展大田作物和设施农业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为粮食增产、蔬菜增收提供有力气象保障。研发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气象服务产品,开展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评估。

孙立德同时建议,加强农村防雷工作,做好人工增雨防雹。开展飞机、火箭、高炮、气球焰弹交叉立体作业,最大限度地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把冰雹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努力提高全省农村防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

此外,气象、农业、水利、林业、国土、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建立为农服务网站,联合开展气象助理员、气象信息员培训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两个体系”建设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