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秦州区孙集村依托精准扶贫建设生态乡村旅游示范村

04.11.2015  08:26

大红灯笼高高挂,老百姓的日子红红火火 (呼双鹏 摄)

秋高气爽山水韵,正是天水好风光。踏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这块美丽的土地,漫山遍野的红枫叶,正如老百姓的日子一样红红火火。

在平南镇孙集村,盖起的新楼房鳞次栉比,村民杨秀芳乐呵呵的告诉记者:“原来在山上住的是土房,漏雨的现象也有,也属于危房,现在100多个平米的新农宅上下两层,宽敞明亮,自从搬进新村后,吃的是自来水、住的是新楼房、买东西有超市跟城里人没什么两样”。

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是秦州区南部一个高寒阴湿区的小山村,有450多户2000多村民。党的十八大后一年间,一个以能人带动为核心的新农村正在初现雏形。按照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的八年规划,新农村建设、产业培育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等将一一布局,这里在2020年将呈现一个产业协调发展的小康新村。

2006年,孙集村启动了第一期43户新农宅建设,确定了统一规划、集约建设的村庄住房建设思路。2012年,十八大后,村里在外闯荡已经致富的能人有建设家乡的新想法,乡村两级党委、政府随即与这些能人们接洽,依托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资源,开始了第二期63户套小康农宅建设。

新农宅的建设只是孙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侧面,产业培育、生态环境改善等也在这里一一实施

秦州区扶贫办主任张恒刚说:从一开始孙集村就探讨在搞好人居环境建设的前提下,如何拓宽、拓展孙集村的产业,最后决定把孙集村准确定位为观光旅游农业的示范新村。

从新农宅的建设破题,实现规划蓝图,孙集村的选择是走公司化的发展之路。应运而生的本地企业成了孙集村蝶变的主要推手,由公司主导的孙集村新经济体,涵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生态改善等诸多命题,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孙集村的“农业综合体”和“旅游综合体”,目前这两个体系都已经初见端倪。

基于孙集村山地撂荒多,地下水位高,八成村民外出务工的实际,水和地的利用成为孙集发展的首要考量。挖湖聚水建设生态园成为“农业综合体”的开篇之作,生态园中40万尾的冷水鱼,也是孙集村新经济体的示范项目。

农业项目产业链条比较长,只靠“农业综合体”难以消化土地流转后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发展“旅游经济体”成为孙集村的另一条发展路径。当地政府利用地处1600米的高海拔特性,建设天水首个滑雪场,成为孙集村独辟蹊径的“旅游综合体”。

除了生态园、滑雪场等项目,孙集的新经济体还将在八年的规划期内分布实施人工湖、养殖场、温室大棚及农业产业观光园,建设环保湿地公园、综合型社会养老机构,并统一筹划农家乐一条街。这样的发展蓝图以农业为切入点,以景观打造为基础,引入泛旅游产业,形成以旅游休闲为导向的农业土地综合利用开发,带动新型的农业产业综合经济体系,实现农业人口的职业化、技术化、专业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呼双鹏、杨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