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所孤儿学校遭关闭 创办人:学校逼走师生

14.11.2014  12:41

  2014年11月3日,中国第一所贫困失学孤儿学校——山西大同希望学校创办21周年的日子,74岁的张洪图应邀前往省城太原,参加由部分毕业学生们组织的一次学校周年聚会。

  “没有大同希望学校,就没有我们在座的今天,感谢张爷爷,感谢学校。”听着身边一众已过而立之年的学生发言,看着昔日从学校走出的孩子而今一个一个“有了出息”,张洪图说,那一刻,他感慨万千。

  21年前(1993年),作为大同市型煤厂厂长的张洪图创办大同希望学校。大同希望学校的教育模式,开拓了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的新途径,被团中央列为希望工程的创新模式。

  从最初办学时的200余名学生开始,至2002年初张洪图因“经济问题”(后经查证,不存在经济问题)被宣布停止校长工作时,大同希望学校的总投资达3800万元,时年共拥有1818名中小学生和职高学生(2000年,学校创办了自己的职业高中班),其中,孤儿802名,1216名特困和下岗职工子女。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新一届招生季,校方称因未能招到合适的学生,以致出现了建校以来第一次“零招生”的窘况。目前,在校生只有42人,学校面临“关门”的尴尬境地,不得已选择登报向社会求助。

   谈建校初衷:外国人都在救助我们孩子,我们为何不能

   澎湃新闻: 当初是因为什么经济问题被停职的?后来又怎么处理的?

   张洪图: 说我涉嫌挪用公款,大同市城区人民检察院介入后,立案侦查,后来以“证据不足”为由又撤了案,大同市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人当场表示“道歉”。

   澎湃新闻: 说说你当初为什么会想着创办希望学校?

   张洪图: 两个原因。一个是我曾经看到过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他们生活的很辛苦,看着让人心酸,心里很受触动。后来我又在电视里看到天津有一个SOS儿童村,那些孩子们在那里受到了国际友人的救助,我听到孩子们说,他们会永远感谢外国的爷爷奶奶们对他们的救助。说实话,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当时就想,外国人都能救助这些孩子,那我们自己人为什么不能救助自己的孩子呢。我那时就发誓,我一定要办一所专门抚养孤儿和贫困孩子的学校。

  另外一个原因是回报国家。我当时的厂子效益确实很好,但回头想,我们厂之所以能有今天,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我觉得都是国家给予的。如果说,当初要是没有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没有国家给予的资助,就没有大同型煤厂的今天。所以,当年办学前在召开职工大会的时候,我就讲到,我们所有在座的职工,你们今天的福利其实都是国家给予的,我们今天的日子过好了,那么,我们该回报社会。

  后来我们就参与了希望工程,拿出了企业应该付出的钱,创办希望学校,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谈如今困境:是主办方一手造成的

   澎湃新闻: 你在任期间,学校是一种怎样的状况?

   张洪图: 当时我们办的企业效益很好,可以说一点不缺钱,一直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在我们创办大同希望学校的时候,我们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是当地学校里面最好的。

  你想想,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我们一个不大的学校就有4台钢琴,有自己的学生乐队,学生们吹萨克斯、小号等参加各种文艺表演,那时候哪个学校能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还建造了一栋室内大型游泳馆,有从山东买来的专业面包机,每天做面包给学生提供早餐和增加营养,有理发组、食堂组、缝纫组、医疗室等等,全都是免费为学生提供服务,当时这些做法都是在其他学校看不到的,是我们独有的办学特色。

  我还给应聘进来的老师给予正式职工的待遇,解除老师们的后顾之忧。当年我们在市区内建盖家属楼的时候,一视同仁,型煤厂职工和希望学校老师们享有同等的福利,大家只要申报,都能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到一套住房。

   澎湃新闻: 你一直在说当时企业的效益很好,“很好”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

   张洪图: 我这么说吧,在1997年,大同市城区政府当年要完成一个亿的财政收入,你知道光我们型煤厂要承担多少呢?1150万,就我们一个厂。也就是说我们一个厂提供的资金要占到整个城区政府一整年财政收入的11.5%。

   澎湃新闻: 现在学校声称遇到了招生困难的局面,办学已经出现困境,你怎么看?

   张洪图: 我个人不认可这种说法,或者说即便像他们所说遇到了办学困境,也一定是他们这么多年一手造成的。

  据我所知,我走后的这些年里,他们大幅度减少了学校原本针对学生的各种免费服务项目,个别领导吃拿卡要,不关心师生生活,导致不少师生怨声载道。

  作为一所学校,因为个别领导而把学校的整体环境都搞得乌烟瘴气了,老师还怎么沉下心来教书,学生谁还愿意来上学,家长怎么可能放心把孩子送到这里,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学校还能招到学生吗?

   澎湃新闻: 在校方看来,随着国家对孤儿资助、义务教育免费等惠民政策出台后,学生转而选择就近上学,因此才导致生源大量流失,你是否接受这样的观点?

   张洪图 :我知道现在不比从前,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好,对孤儿和贫困孩子的帮助也越来越大,孩子的选择机会相应也比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就能事无巨细的全部大包大揽,我觉得还是需要民间的力量介入,民间的力量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到现在同样也有施展的空间。

  我记得我以前招生的时候,可能我每招100个学生,大约就有600个学生在那等,等我们下发的招生名额。当时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以前我们学校的生源一直有相应的保障。一是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我每年都会把学校的招生方案发给对方,然后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我们的招生方案发到全国各省的希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省的希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协助我们做好招生推荐工作,由他们把符合招生条件的学生推荐到我们学校就读。这样一来还何愁生源?

  在此之外,学校每年还会专门预留一小部分名额,给予一些我们自己发现的家庭贫困的孩子或者孤儿,直接招进学校读书。

  另外一个就是通过民建中央,因为民建中央在各省都有自己的社会服务部,他们手上也掌握着各地一些关于贫困学生及孤儿的相关情况。

   谈出路:希望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加入

   澎湃新闻: 你今年已经74岁了,还一直在关注大同希望学校?

   张洪图: 我想继续投身到大同希望学校去,这是我毕生的愿望。我有那么多孩子来支持我,我还能继续做下去。哪怕以后我走了,离开人世了,这项事业也应该要后继有人。

   澎湃新闻: 在你看来,如何做才能恢复大同希望学校的生机?

  第一,在人选上面,应该启用那些有爱心奉献精神的人,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办学,坚决不要那些一心谋私利的人;第二,以前我们那些从大同希望学校毕业后走出的孩子们,他们应回来支持我们的办学,因为我曾不止一次听到那些已经参加工作的孩子跟我说,有机会,他们愿意带着资金或者先进的教育理念,加盟学校。

   澎湃新闻: 如果,大同希望学校真的走到了“关门”的那一步呢?

   张洪图: 那就是我的终生遗憾了。我以前一直是把大同希望学校当成毕生的事业来做的,可谁能想到竟然走到了今天的这步田地。

  数据显示,21年来,大同型煤厂对大同希望学校累计投资1.5亿元,学校也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和社会人士的捐赠。

  在大同希望学校副校长罗大光看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孤儿进行资助、“两免一补”、义务教育免费等惠民政策的陆续出台,越来越多的孤儿和特困生转而选择就近上学;与此同时,大同希望学校也因其创办企业本身经济效益的急剧下降,曾经专门针对学生的优惠举措日渐减少,使得学校在逐步丧失招生吸引力的同时造成大量生源流失。

  罗大光说,学校属于企业自主办学,而且“办的是一所特殊性质的希望学校,即便因此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但也不能一点都不计成本的持续高额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