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守着“金山”受穷 今日依靠“金山”致富
——贵州省江口县乡村旅游扶贫“寨沙模式”调查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地处梵净山腹地,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家旅游局定点帮扶县。近年来,江口县抢抓国家旅游局定点帮扶机遇,立足梵净山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按照“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乡村做支撑力”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典型引领乡村旅游扶贫,高起点打造寨沙侗寨旅游扶贫试点,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经营、协会管理、农户参与”的“政府+公司+协会+农户”的乡村旅游扶贫“寨沙模式”,带动了百姓富、产业强、生态美,努力实现既有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在贫困落后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后发赶超之路上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穷则思变:“寨沙模式”应运而生
寨沙侗寨是江口县侗族聚居的一个自然村寨,辖78户304人,其中侗族人口占全寨总人口的80%。侗寨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脚下,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平河畔,区位条件优越;杭瑞高速公路、江梵旅游公路从寨边穿过,交通便捷;侗寨依山傍水,古树参天,有着良好的生态优势;侗寨由风雨桥、钟鼓楼、吊脚楼、萨殿等组成,具有厚重的文化优势。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生态优美、文化厚重的侗家山寨,多年来却守着“金山”受穷,抱着“金碗”挨饿,长期戴着“贫困帽子”。2010年,全寨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寨里的姑娘往外跑,男青年靠抬滑竿卖苦力吃饭,多半是光棍汉,被人们戏称为“青山绿水风光好,只见大哥不见嫂”。
近年来,随着铜仁高速时代的全面到来和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的纵深推进,梵净山旅游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慕名来梵净山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越来越多,呈现出“旺季火爆、淡季不淡、日新月异”的良好发展态势。这让有心的寨沙人找到了发财的路子。
2011年,江口县决定利用寨沙侗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高起点打造乡村旅游扶贫试点,以典型引领乡村旅游扶贫,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寨沙乡村旅游开发正式启动。
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寨沙侗寨成功实现了从“穷山鸡”到“金凤凰”的华丽转身,在贵州省乡村旅游中异军突起、崭露头角。2014年,寨沙侗寨全年接待游客6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3万元,增长30倍。寨沙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金融扶贫乡村旅游产业示范村”、“中组部党建工作组专题调研点”、“贵州省100个文化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寨沙侗寨在穷则思变中开启了“寨沙试验”,在先行先试中创造了“寨沙模式”,在无中生有中培育了“寨沙产业”,在艰苦创业中铸就了“寨沙精神”,在久经磨砺中打造了“寨沙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符合贵州实际的乡村旅游扶贫新路子。
四位一体:“寨沙模式”的成功经验
所谓“四位一体”,用一个公式概括,就是“政府+公司+协会+农户”。
在“寨沙模式”中,“政府主导”是最关键的成功经验。政府主要负责旅游规划、政策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
寨沙乡村旅游开发之初,村民们苦于资金缺乏,一直无动于衷。之后,江口县成立寨沙乡村旅游开发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在科学制定《寨沙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建立涉农资金整合投入机制、县直部门结对帮扶机制,在组织、资金、项目、政策上提供强力支撑,先后整合扶贫开发、旅游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移民、“一事一议”等涉农资金和帮扶资金4000多万元,投入寨沙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进行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先后投入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资金200多万元,撬动2000多万元贷款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开发,解决了贫困乡村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难以启动的问题,带动了当地群众对乡村旅游业的投资和参与,寨沙面貌焕然一新。
“公司经营”是“寨沙模式”的另一条成功经验。寨沙乡村旅游启动之后,由于经营主体都是农民,大多数文化程度低,缺乏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宣传营销等知识,导致寨沙乡村旅游经营一度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整体接待水平和经营效益较低。2014年初,江口县组建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寨沙侗寨的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宣传营销等。
旅游公司加盟后,第一件事便是制定出台《寨沙侗寨农家乐和乡村旅馆管理办法》、《寨沙侗寨农家乐和乡村旅馆经营收费标准及卫生、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并对从事农家乐和乡村旅馆经营的农户进行旅游知识、服务礼仪、经营管理、本地民俗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第二件事:组建文艺演出队伍,策划推出《月上寨沙》大型侗族文化歌舞演出节目,提升景区吸引力,延长游客逗留时间。第三件事:成立乡村旅馆合作社,对无力经营、不善经营的8户农家旅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农户以旅馆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所得收入实行利益分成,用利益分配方式将群众与公司捆在一起,形成了旅游开发新活力。第四件事:加大宣传营销,开通寨沙侗寨旅游网站,全方位展示寨沙侗寨风貌,为游客提供旅游指南、出行攻略、查询预订等一条龙服务。加强与周边梵净山、亚木沟景区的营销合作,承接团队游客,实现产品互补。
旅游公司的加盟,解决了寨沙侗寨过去经营无序、管理混乱的问题,扩大了寨沙侗寨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游客体验质量,保证了游客持续增长。
“协会管理”是“寨沙模式”的第三条成功经验。成立农民旅游协会,负责处理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各项事务,维护侗寨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禁止村民乱搭乱建,制止经营服务乱抬价、乱收费等行为。
“寨沙模式”还有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农户参与”。旅游公司聘请当地30多名村民到公司就业,直接参与景区的文艺演出、经营管理等活动。这样,当地村民有了三重身份(协会会员、公司员工与村民),在这种关系下,当政府、公司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过程中与当地村民发生矛盾时,三重身份的村民会主动承担协调者的角色,减少了村民与政府、公司之间的矛盾与隔阂。
实践证明,寨沙“四位一体”模式的运行,政府、公司、协会、农户共同出力,调动了各方投资开发寨沙乡村旅游的热情,提高了当地群众保护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推动了寨沙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典型引领:“寨沙模式”催生“乘数效应”
寨沙侗寨在整体包装和打造之后,一夜成名,成了广大游客心驰神往的地方。2014年,寨沙侗寨接待游客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80万元。
“穷了大半辈子,我怎么也想不到,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寨沙侗寨农家乐“侗家驿站”老板杨云菊说。以前,杨云菊一家4口人挤在一间破烂木房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时候还会为了吃饭发愁。为了填饱肚子,夫妻俩常年在外打工。
2011年,寨沙乡村旅游启动后,杨云菊瞅准这个时机,狠下心自筹10多万元,又贷款20多万元,开了一家农家乐。开业后生意比想象的好了几十倍,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光顾。不到一年,20多万元的贷款还清了,还招了几名服务员。现在,农家乐一年的营业额可达40万元。
寨沙乡村旅游业的红火,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4年,寨沙侗寨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的有62户248人,分别占全寨户数的81%、人数的80%;旅游经营收入达744万元,比旅游开发前增长30倍,户均收入达12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0元,比旅游开发前净增 29000元。旅游收入上20万元的农户达21户,占全寨总户数的33.8%。
寨沙侗寨的成功塑造,对周边乡村旅游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涌现出了云舍、鱼良溪、桃花源、芙蓉坝、团龙等一批乡村旅游集群。
以点带面,铜仁市乡村旅游扶贫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走上小康路,旅游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2014年,全市有74个村寨纳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
铜仁市委书记夏庆丰说,“下步,我们将充分利用铜仁74个村寨纳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建设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整合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推进梵净山“四大天王寨、十八罗汉村”和全市74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建设,通过“点、线、面”结合,培育和壮大乡村旅游集群,带动山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