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安顺 为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共谋新路径
(记者 谭力) 美丽乡村让多彩贵州更加精彩,让秀美安顺更有魅力。11月15日,“天下贵州人?走进安顺”活动重头戏,“美丽乡村让多彩贵州更精彩”——“安顺文化、旅游与大健康高端论坛”在安顺成功举办,“天下贵州人”围绕安顺文化、旅游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深入探讨、全面交流,为安顺打造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共谋新路径。
安顺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安顺全市风景名胜区面积占幅员面积的12%以上,远高于全国1%和贵州省4.2%的比例。境内有4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2个中国最佳休闲美丽村庄。
在此次安顺文化、旅游与大健康高端论坛主旨发言环节,五位领导、专家畅所欲言,从各自领域多年的探索出发,结合安顺文化旅游的现状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共同为安顺旅游新业态献计献策,描绘安顺乡村旅游新篇章。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伟:乡村旅游:从瑞士到贵州
“何以自然条件相似,经济发展有天壤之别?”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伟多年来一直关注贵州发展,他的发问立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贵州皆系多山,地处内地、贵州气候远比瑞士湿润、贵州矿产资源比瑞士丰富……赵伟分别从地理环境,气候,矿产资源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贵州与瑞士的诸多相似之处,对贵州乡村旅游蕴藏的发展潜力抱有非常大的信心。
赵伟建议安顺乡村旅游,首先交通和通信要跟得上旅游发展的步伐,也要鼓励大众参与,商业资本与村民共赢。同时,大力灌输诚信理念和环保观念,借助旅游+创业/创新,让乡村旅游吸引有文化的青年人回到乡村,建设乡村。
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院、欧洲经济研究院院长、博士杨佩昌:全力做好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打造
人性化的旅游设计、长远的眼光和战略考量、慢节奏生活令人放心的旅游……。提到乡村旅游,杨佩昌感触颇深。杨佩昌特别提到,实际上门票不是旅游消费的重头,价格公道的吃住行游,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经济效益将远超门票收入。因此,他推崇慢节奏生活,以德国为例,随处可见咖啡厅喝酒吧,免费网络到处覆盖,经典丰富而且多样化,游客在享受慢生活的时候,自然就延长了旅游时间。
杨佩昌还感慨的说道,令人放心的旅游,需要有准时的铁路、公交等等交通高水准服务,宰客和拉客这样的行为不应该发生。同时,友善待客的当地人,将使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真正体验到乡村旅游的魅力,从而成功打造一个个乡村旅游目的地。
国家旅游局原巡视员、中国旅游报原代总编、著名旅游专家邵春:争当全国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产品建设的领跑者
“贵州有望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领跑者,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1.0版,在全国兴起农家乐高潮的时候,贵州就着手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在全国是走在前头的。”国家旅游局原巡视员、中国旅游报原代总编、著名旅游专家邵春表示,现在又在推广“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2018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这种创新模式,这种推进速度在全国首屈一指。
有些景区内容缺乏,留不住人,这是症结,怎么办?邵春认认为要做到三化:景观化、意境化、产业链条化。他说,在景观化方面,乡村有无魅力,吸引人来,要按景区标准打造农业旅游村落。绿化、彩化、亮化工程。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与传统农业不同,庄稼地要成为景观,绿色变多彩,作物成图案。
邵春以如浙江滕头村为例,说明产业化的巨大好处,他介绍,滕头村成为产业融合体,农民是这个融合体中的产业工人或服务员,有收入和保险,有很高的幸福指数,漂在城里的打工者被重新吸引回来。邵春希望,安顺乡村旅游要做到“五可”:即可向往、可进入、可停留、可消费、可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