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带动全域旅游加速发展
核心提示
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正式批复安顺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以此为契机,安顺倾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以此统领新型工业化、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旅游产业化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今年2月,安顺市入选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按照“全域景区化、景区精品化、文旅一体化、业态多样化、营销数字化”要求,安顺正着力构建城乡全域景区化的旅游发展格局。
两张国家级金字招牌同频共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本期报道,以“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为主题,关注安顺如何抓住重大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黔中快速崛起。
基础设施促进旅游提质
安顺,是一个因旅游业而闻名的城市。
拥有黄果树瀑布和龙宫2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紫云格凸河、云峰八寨等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和10处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没有为安顺市经济发展带来相应的拉动作用。数据显示:2007年安顺市旅游收入为52.52亿元,2008年旅游收入82.97亿元,2009年旅游收入100.02亿元,2010年旅游收入112.84亿元,2011年旅游收入187.32亿元。
究其原因,除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安顺旅游业发展也存在着基础和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景区有待扩容提质、服务业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
找准症结就要对症下药。
近年来,安顺市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改善城市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旅游步道、旅游公厕、旅游停车场、旅游标牌、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实现了“基础设施大建设、景区面貌大改观、乡村旅游大发展、对外形象大提升、特色文化大繁荣”的预期目标。
全力打造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启动综合交通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如今的安顺,沪昆铁路和黄织铁路境内交错,沪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市,黄果树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重庆、上海、昆明、三亚、杭州等城市的往返航班,今年年底沪昆高铁安顺段通车,就能直通华中、长三角、京津地区。立体交通网络缩短了安顺与外界联系的时空距离,让安顺旅游步入了快速发展之路。
全力提升旅游住宿品质。游客可以入住百灵希尔顿逸林、万绿城铂瑞兹、黄果树迎宾馆等高星级酒店,享受高端的住宿体验;也可以在旧州时光、浪塘人家等乡村特色客栈中,体验山水田园的诗意情景。多元化、高品质的旅游住宿产品,吸引了更多游客留下来、慢享受。
全力提升城区景致。提出建设“盆景安顺”的理念,建设山体公园化绿地166座,打造“城在绿中、湖在城中、山环水绕、人行景中”的美丽景象。如今,18个城市山体主题公园点缀在黔中大地,为安顺城市景观增加了最亮丽的一抹风景。
全力完善城市规划。噪声污染、油烟污染、交通拥堵的顾府街夜市整体搬迁至好吃街,屯堡八大碗、旧州鸡辣子、丝娃娃、荞凉粉……400家特色餐饮店将安顺小吃一网打尽。
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安顺加快全域旅游夯实了发展基础,也使安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36亿人次,年均增长28.4%,实现旅游总收入1312亿元,年均增长29.8%。
今年上半年,安顺市累计接待游客2630.63万人次,同比增长50.13%;累计实现旅游收入258.68亿元,同比增长52.25%,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发展。
旅游产业带动城乡发展
秀水,是一个被旅游改变的村庄。
因为交通闭塞、资源匮乏,过去的秀水村一无特色产业、二无集体经济、三无增收来源,人们纷纷外出打工谋生,乡村迅速走向凋敝。
穷则思变,走乡村旅游发展之路,让秀水实现了华丽转身。秀水村相继打造了赛车场、垂钓池、草地露营、赛马场、漂流等众多游玩项目,村子里生态农品店、民族风情店、咖啡吧、古典乐吧一应俱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秀水村旅游区每个游乐项目点上都会排起长龙般的游客队伍。
秀水的村民,也从过去传统的种植业中跳脱出来,开始从事交通运输、住宿、旅游购物、餐饮服务等行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5448元提高到2015年的10038元,同比增长84%。
像秀水一样,因旅游产业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的城镇和村庄,在安顺还有很多。
“不种房子只种树,满山都是黄果树”——走进黄果树打翁村,全村的文化墙上都写上了这样的标语。以前田土种的就是传统的稻米、蔬菜,村民每年的人均收入是2500元。现在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黄果,201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依托黄果树大瀑布的影响力,周边的石头寨、滑石哨、募龙、郎宫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贫困村寨实现转型,开始培育观光体验、休闲度假、黄果采摘、户外拓展、文化创意并重的农旅、文旅、林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新业态。
借力安顺大屯堡旅游圈战略,旧州镇一方面保护老城,历史古迹和屯堡民居拂去尘埃,重新焕发光彩;另一方面拓展新城,沿邢江河两侧打造集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小城镇综合体。同时,立足明代民俗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美食文化,布局规划旧州的风景和业态,着力打造乡愁美食小镇,古镇建设迸发出新的活力。
随着安顺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产业各要素相互交织形成了紧密的旅游产业链,消费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城镇化动力日渐显现:农业围绕旅游提升、工业支撑旅游做强、商贸融合旅游延伸、文化联姻旅游做大、城镇结合旅游做靓、金融服务旅游增收、百姓参与旅游受益……(记者 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