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36.98亿元大手笔助力扶贫攻坚

13.11.2015  12:15

    朱德胜是西秀区岩腊乡岩松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考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和他用马驮着行李一步一步走出了大山。时隔数年,朱德胜再次回家时发现,原本一条条泥泞的山路已变成了光滑的水泥路,“开车回家”成为了现实。此前,原有13个行政村的岩腊乡没有一条硬化公路,群众出行十分困难。

    自2014年,安顺市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和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以来,一条条宽敞平坦的公路蜿蜒在大山之间,将美丽的山村与外面世界紧密相连——在安顺市广袤的农村,越来越多的公路一直铺设到农民家门口,成为群众致富的“小康路”。

    曾是省级二类贫困村的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各级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用于民居改造、环保设施、道路及管网建设、三线入地、沿河景观建设等方面,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寨村还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农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这让村里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吴洪友家的7亩草莓每到采摘季节,每天都有客人光顾,开摘20天,每公斤15元,收入超过1.5万元。吴洪友满脸喜悦地说:“到村里游玩的人多,哪样都好卖!

    这一项项巨变,背后的“推手”正是“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

    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村小康的主抓手,安顺市累计投入资金36.98亿元,升级改造路、水、房、电、讯、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869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市、县级示范点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安顺市徐徐展开,创建点覆盖全市80%的行政村,受益群众达200万人。安顺市西秀区鲍屯村、平坝区天龙村、镇宁自治县大寨村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石头寨村4个村被授予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石头寨村、滑石哨村,开发区尚兴村,关岭自治县木城村,镇宁自治县高荡村5个村被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龙宫风景名胜区桃子村、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滑石哨村被命名为2014年全国最佳休闲美丽乡村。随着一批“美丽乡村”的成功打造,安顺市充分发挥各村自然人文等优势,引导示范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以来,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超80万人(次),接待人数同比增长60%,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8%,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

    在各牵头部门、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不断改善,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也逐年递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注入了活力,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最期盼的事宜。“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带来的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变化,还有产业规模的集群和发展路子的拓宽,随着从‘输血式’投入向‘造血式’投入的不断转变,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不断提高。”市扶贫办主任胡震如是说。(李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