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平坝:金融扶贫看塘约

14.04.2016  12:13

    新华网贵阳4月14日电(通讯员 戴应梅)作为安顺市平坝区金融支农主力军的农村金融机构,平坝农村信用社在金融精准扶贫的征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塘约模式”就是平坝农信金融扶贫的一个生动样本。

    塘约村属国家二类贫困村,有10个自然村寨,11个村民组,921户,3392人,2014年人均收入7680元。2014年12月,塘约村成立了“塘约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希望通过合作社将村里的部分土地流转后用于农业种植的发展。

    塘约村在信用乡镇创建前,村里的农户在信用社借款有190多笔,借款金额900多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2.3%。2015年年初,塘约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急需发展资金,就向平坝农信社大屯分社提出贷款申请。但因没有抵押,没有担保,再加上不良的信用环境使得合作社陷入了困境。

    通过实地调查,平坝农信社大屯分社了解到合作社在运作中的真正困难,结合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小微企业“黔微贷”的方式分别为合作社及社员提供借款共计27万元,用于流转土地种植浅水莲藕。有了资金支持,合作社开始了适度规模的经营。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合作社的支持,平坝农信社提出了“金土地运作模式”,让村里的57户贫困户、280人的贫困人口在金融的支持下,将资金及土地入股,使得土地变为“活资产”,让他们也有了脱贫的资本,确保实现帮扶资金的保值增值和滚动发展,真正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土地流转中心”对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对各村组每户农户每片土地独立建档;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土地入股和其它形式的合作协议;社员参与经营、参与管理、参与利润分红,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塘约村为感谢平坝农信社金融支持,将“塘约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中心”更名为“金土地”合作社。

    “金土地”合作社成立了,平坝农信社与塘约村委会一同动员全体村民行动起来,帮助塘约村搭建 “金土地”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完善章程、确定合作社法人,召开村民大会,与村委会、“金土地”合作社共同签订了“社社合作”协议。

    在合作社运行过程中,平坝信用社大屯分社和村委会强化分工协作,调动合作社与农户两个积极性,依托平坝农村信用社良好的制度体系,为合作社提供支持与参考,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农信社、合作社、农户各方利益联结机制与风险共担机制,确保各方互利共赢。

    平坝农信社还在塘约村举办金融夜校,向农户们宣传金融知识、金融产品,既保证了合作社的运作发展科学化,也为农信社发放的贷款提供了风险的可控性。

    如今,在塘约村,会看到村里张贴着9条村规民约,上面写着:凡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者;不交卫生管理费者、滥办酒席铺张浪费者;贷款不守信用者;不按规划、房屋乱建者;不执行村支两委重大决策者;不孝敬父母、不奉养父母者;不管教未成年子女者均列入村里的“黑名单”管理。生产发展了,村民们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整个村子变得诚信守法,和谐奋进。截至今年3月,该村在平坝联社的贷款笔数达到了267笔,金额达到了1181万元,不良率也降到了1.74%。

    在平坝农信社金融扶持下,塘约村正积极推动“七权”贷款工作,实现了“三变”的真正含义。目前,塘约村的精品水果基地已栽种520亩晚熟脆红李,500亩核桃,200亩软籽石榴,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引进大户带动农户种植蔬菜150亩;150亩浅水莲藕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2万羽林下养鸡项目正在申报中,5个家庭农场正在筹建。

    平坝农信社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通过银政合作、研发产品等方式,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增强信贷扶贫效果,推广“塘约模式”,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金融扶贫工作中创出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 实习编辑赵汇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