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开发区:打造实践平台 推进知行相促

18.11.2014  14:10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18日电  安顺开发区始终坚持学习教育与工作实践的统一,把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最大的实践,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安顺开发区按照“抓班子强能力,抓阵地强保障,抓培训强素质,抓项目强产业,抓维稳强和谐”的工作思路,把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帮扶”与搞好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下派172名各级干部组成47个驻村工作组,深入农村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着力访民情、解民困、助发展。同时,选派47名各级部门“一把手”挂任村“第一书记”,整合项目、资金等资源,进一步加大帮促力度。目前,开发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累计走访群众30917人次,协调资金3579.78万元,解决突出问题296个,培养致富能手69人,培育致富产业45个,建立完善村级管理机制119个;完成了6100人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此外,大力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石板、青方等8个新村作为首批示范点建设推进迅速,其中5个村获省级“一事一议”示范村财政资金支持;宋旗镇列为省级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思路谋化出路,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采取集团承包方式,由区工管委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着力构建责任捆绑、职能集中、资源整合、上下协力的工作机制,以“5+2”、“白+黑”的作风和魄力,狠抓贯彻落实,严格督查考核,促进了全区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项目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能力进一步增强。截止9月份,开发区完成生产总值44亿元,同比增长18.8%,全市增速排名第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同比增长69%,全市增速排名第二;工业投资实现22亿元,同比增长61%,全市增速排名第一;完成财政总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55%,全市增速排名第一;完成公共预算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52.7%,全市增速排名第一;引进项目34个,引资总额136.27亿元,目前实际到位资金113亿元,同比增长24.46%。(胡宇 赵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