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不聊生”错在一个“官”字

06.06.2014  12:03

               

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我们摆脱的是名缰利锁的束缚,赢得的是有理想有价值的人生。没了公款吃请,没了储值卡消费,吃粽子得自己买—对置身“体制内”的一些干部而言,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意味着又一次在“寡淡”中体会“清新”。(《 人民日报 》2014年6月4日)

近来网络上频传“官不聊生”,引来阵阵唏嘘与围观,也引来了大家的思索与评论。

“官不聊生”究竟错在哪?笔者认为,“官不聊生”恰恰就错在这个“官”字上面。我们的成语历来只有“民不聊生”一词,如今刻意地杜撰一个“官不聊生”,说明有些人确实把这个“官”看得太重,而且还非要把这个“官”与“民”对立起来。

可见,之所以出现“官不聊生”,说到底还是官僚主义在作祟。事实上,从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从我们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体制来看,哪有什么“官”!共产党的干部,本就是从人民群众中而来,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若再用传统的仕途观念,将自己想象成百姓父母官,将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当成贪图享乐的特权,无疑是极端错误的。应当如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我是人民的儿子”。

当前,全党正值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应当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切实解决“走读风”“中梗阻”“软弱散”“机关病”等系列问题,进一步地转变作风,让我们那些自以为坐在“官位”上的干部们真正回到群众中来。

同时,我们国家也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际。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刻转变政府职能。打造现代化服务型政府,让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成为普普通通的社会事务“管理员”。

不论是某些脱离了群众的党员干部,还是无法适应政府转型的公职人员,谈论“官不聊生”都是犯了常识性错误。只有让干部真正融入群众,真正剥离掉附着于政府公职人员身上的特权,所谓“官不聊生”的问题自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