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宝石消费谨防陷阱 细心观察可辨真伪
东方网记者于量3月14日报道:近年来,珠宝消费日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庭。然而,消费者在购买珠宝过程中遭遇消费陷阱的报道,却也不时见诸报端。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华东理工大学举办“慧眼鉴宝”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现场鉴宝等形式,向市民普及宝石鉴别技巧。
随着技术的进步,专业设备如今已经能够轻松地辨别和鉴定宝石的真伪。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在“淘宝”过程中,仍然主要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宝石检测中心技术负责人、宝石检测专家刘学良博士认为,宝石的辨别和基本的鉴定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通过观察就可以实现对宝石大部分特性的鉴别,但观察能力的培养则需要一个逐步的积累过程。
刘学良表示,以钻石的鉴别为例,除了仪器检测外就有至少五种简便的方法。其一是透视试验:对于市面上最流行的圆多面型钻石,在纸上画一条线,将钻石圆面朝下压在线上,如果透过钻石看不到画线即为真;其二是导热性试验:把待测样品与已知为钻石的样品一起放在玻璃板上,对两者哈气,观察雾气散开的情况。钻石上的雾气会很快散开,仿制品上消失的时间会更长;其三是亲油性试验:用钻石笔(油基墨水的特制笔)在钻石表面划线,会呈不间断的直线,而在仿制品表面划线则呈断续的点线。其四是色散试验:真的钻石折射出的光泽只有三种颜色,即白、橙黄、蓝,仿制品与合成品则是五颜六色。其五是放大检查:观察各种与生长结构有关的信息,如包裹体、生长纹、解理纹、胡须等。
除了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在购买宝石及宝石制品时,消费者也应小心不法商家的消费陷阱。刘学良介绍说,除了常见的合成品及处理品冒充天然品、低档品冒充相似的高档品,一些不法商家还会通过混淆概念达到鱼目混珠的效果。例如使用“玉石”、“宝石”等抽象名称,用硬度、火彩、颜色来迷惑消费者,把产地或合成公司与宝石名称混为一谈,用“18KGP”等标识让人产生“18K”的错觉等。
刘学良提醒,宝石的名称在业界是有明确要求的,只能用“翡翠”、“和田玉”等具体名称,而诸如“和田玉”这样的名称也与产地无关,只是代表一种玉石的类别。同时,硬度、火彩、颜色等指标,也并不是数量级越高的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