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实施六大工程建设民族医药产业集聚区

27.10.2016  20:06

    近日,为促进贵州省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特色化、精准化、差别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路子,推进医药产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医药产业体系,把贵州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民族医药产业集聚区。

    《意见》提出,到2020年,贵州省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其中医药工业产值达到650亿元,医药流通收入达到400亿元,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700万亩以上、产值250亿元;形成100亿元级医药产业园2个、30亿元级医药产业园4个;100亿元级企业1个、30亿元级企业10个;单品种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医药产品5个,超过5亿元的医药产品10个。建成3至5个综合性现代医药物流园。在39个重点县建成规范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推动10个以上中药材大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

    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整合研发资源,围绕贵州金钗石斛、铁皮石斛、茯苓、天麻、杜仲等重点药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挖掘开发民间组方、验方,加快推出一批作用机理明确、疗效可靠的药物;对现有中药民族药进行技术提升和深度开发,支持“艾迪”“洛铂”等名优品种进行二次开发,鼓励省内苗药企业与其他医药企业、药品研发机构合作开发苗药新药等。

    为此,贵州省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大力实施产业壮大工程、大力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实施结构优化工程、大力实施市场开拓工程、大力实施业态培育工程。并出台“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紧密衔接医改政策、支持推广创新产品、完善政府采购机制、加强产业协同监管”政策保障。(记者 陈玉祥)

[责任编辑: 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