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筑起干群连心桥——贵州省审计厅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16.12.2014  12:32

今年初,按照省委和省直机关工委统一安排,贵州省审计厅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按时到锦屏县隆里乡华寨村、隆里所村、隆里司村和河口乡河口村开展驻村工作。近一年来,驻村工作队及其队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以真心了解民情、精心制定帮扶计划、耐心化解矛盾纠纷、热心解困办实事、诚心协调争项目的“五心”工作思路,把为基层群众服务落到实处。驻村工作队和队员与苗族侗族群众结对子、话亲情,活跃于苗乡侗寨,他们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挽起袖子、拿起本子,用“五心”筑起与苗侗群众的连心桥、劈开苗乡侗寨致富路。

真心倾听民声,积极了解熟悉村情民情。同步小康工作队员,坚持真蹲实驻、吃住在村,积极走访所在村干部群众,认真听取群众对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提出亟需解决的困难,做好民情日记,把熟悉民情、掌握了解村情、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切实转变作风作为驻村工作的切入点。在所驻村村委换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精准扶贫、农村房屋保险等工作中,驻村队员与乡村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开展宣传发动,进一步深化拓展“一宣四帮”工作内容,共召开群众性座谈会31次,走访群众276人次,推进了村委换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和精准扶贫等民生项目顺利实施。

精心制定工作计划,为所驻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积极寻找途径。根据锦屏县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驻村工作队通过实地调查和听取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拟定了《锦屏县2014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计划》。围绕“理思路、定规划、办实事、访贫苦、争项目”的工作要点,紧紧围绕锦屏县森林、水能、矿产和旅游等资源优势,就如何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精准扶贫、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同步小康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省审计厅党组会议专门听取了工作队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计划,对同步小康驻村进行专题研究,对工作计划中提出的项目协调事宜根据各分管厅领导分工进行了责任分解,要求各分管厅领导帮助协调落实相关项目资金。要求工作队按工作计划安排认真抓好落实,为县、所驻乡、所驻村争取上级和省直部门项目资金支持做好积极地服务协调工作。

耐心化解矛盾,解决基层群众纠纷。半年来,审计厅驻村干部的脚步穿梭于苗乡侗寨之间,他们积极走家入户,主动协助村支两委排查矛盾纠纷,对群众在基层公益事业建设、种养殖等生产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全力去化解;对无法解决或者要求不合理的,开展耐心细致地说服劝导,不回避矛盾;对群众之间因利益产生的矛盾积极做工作,共化解矛盾纠纷4件,促使矛盾各方坐下来沟通交流,消除误会、增强和谐、维护稳定。

热心解决困难,为群众办实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驻村干部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他们与农民群众交朋友、结亲戚,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心。我厅所驻四个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牵着驻村队员的心。在河口格翁小学,当驻村队员了解到该小学有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三个班共有孩子28个,大多为留守儿童。工作队协调了民营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向该小学捐资4万元用于解决孩子的营养午餐和食堂建设。当看到格翁小学篮球架锈坏影响了孩子们的文体活动,工作队积极协调教育部门争取资金,为了节约采购成本在网上四处查找性价比较好的厂家。工作队员还几经周折,亲自到花溪孟关生产厂家现场采购,争取厂家让利。如今,崭新的篮球架已在格翁小学的操场上安好,这里成了包括暑期放假回来各年龄段孩子们开展体育活动的快乐场地。驻村工作队还帮助解决了村办公楼维修、办公设备添置、稻田养鱼、垃圾池建设等群众希望解决的困难,为群众办实事51件。

诚心争取协调项目,把促进县、乡、村经济发展作为驻村工作重要内容。驻村工作队根据锦屏县和所驻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县政府共谋项目发展计划,并下大力气狠抓落实,积极向省直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经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到涉及教育、农业、旅游、就业、文化、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14个,涉及资金5975万元,已落实项目资金3495万元,具体为:城关三小建设项目资金1800万元;茅坪镇红色乡村扶贫整乡推进项目资金800万元;文书特藏馆建设资金300万元;县河口中学、地茶小学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项目资金300万元;隆里古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20万元;县新化乡中心小学、河口乡瑶光小学文化宫建设项目资金75万元;隆里古建筑群维修资金50万元;县河口乡格翁村、锦中村基层设施建设资金40万元;河口乡党中风雨桥建设项目资金10万元。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和省审计厅十余年来始终如一的持续帮扶,为锦屏县、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范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