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乡里 富了乡亲 开阳县美丽乡村建设一瞥

29.07.2015  20:42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9日电  “路灯亮了,晚上出去串门不用带手电。休闲凉亭建好,夏天时,茶余饭后可以坐在那乘凉......”走在开阳县毛云乡簸箕新村的路上,看着新建成的基础设施,耳边总是村民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给自己带来的民生红利的称赞。

    据了解,自开阳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来,全县共投入财政资金1.35 亿元,实施以道路为主的年度项目和示范村寨项目583个,覆盖全县15个乡镇846个自然村寨,惠及4.3万农户17.5万人。其中,财政小康寨资金投入2856万元,整合其它部门资金6937万元,引导社会投入1.83亿元。先后集中打造了长官司、杉木冲、凤凰寨等精品小康示范寨30余个。

    与此同时,在倾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开阳创新性的运用政府投资与村民主体相结合,村寨建设与规划先行相结合,点上示范与面上展开相结合,村寨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管理民主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的五个结合作为行动蓝本,紧紧围绕“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美化农村人居环境,认真弥合城乡鸿沟、破解三农问题,让广大群众有盼头、有赚头、有奔头。

    “以前在黔南州惠水县做饲料生意,一年也就一两万块钱的收入,后面村里搞美丽乡村建设,村里路好了,基础设施配套好了,我就在我家旁边办个养殖场,去年就出栏1700头生猪,有近百万的收入。”簸箕村簸二组的村民甘国荣说,现在真的应了美了乡里,富了乡亲这句话。

    据该县财政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开阳县进一步加大了小康寨及小康路投入力度,全县财政“一事一议”小康路和小康寨资金规模达到7900余万元,其中争取中央、省市资金3146万元,县级配套1480万元,通过省级平台融资3224万元。加上整合部门投入,2015年,全县小康路(含交通、移民、民宗)及小康寨投入资金高达2.3亿元以上。(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