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自荐上名校”好事如何办好
日前,清华大学2015年“自强计划”招生方案公布。“自强计划”于2011年实施,旨在面向全国贫困、农村、边远地区招收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今年,该计划将首次实行个人自荐的报考方式,通过初审、初试、复试的考生,至多可低于录取分数线60分被录取。(4月16日《北京晨报》)
逐步提高重点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例,让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希望,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经过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的多年努力,目前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机会基本相同,但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仍然偏低——2014年,北大录取新生中,农村户籍仅占18.5%。这表明,提高重点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的大业远未告成。
通过重点高校的“自强计划”“圆梦计划”“筑梦计划”等参照自主招生方法的各类专项计划,对寒门学子予以政策倾斜,是提高农村学生比例的一个有效途径。不过,过往自主招生中采用的“校长推荐制”,因容易导致“招生腐败”而饱受争议。今年,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要求,自主招生报名只有一条通道,即学生自荐、高中审核、网上报名、高校筛选和考核。应该说,这是对既往政策的一次有益修正。“自强计划”首次实行个人推荐,既是在落实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定,也为寒门学子公平参与竞争进入清华提供了新的可能。
不过,让农村娃通过个人自荐的方式参与到竞争中,还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关怀,有针对性地破解一系列可能遇到的难题,才能让其真正发挥作用。
比如,“自强计划”一般对审核通过的学生免除自主招生考试费用,并可申请补贴往返交通费用和在清华大学考试期间的住宿和生活费用。在“校长推荐制”下,农村学生一般能得到就读高中的经费支持,即使通不过审核,对学生来说,参与竞争的资金压力也不大。而采用个人推荐方式后,申请“自强计划”的费用很可能只能靠学生和家庭自己解决,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其次,采用“校长推荐”的方式,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发现学生的核心竞争优势,并通过行文流畅、逻辑严密的推荐材料将其体现出来,从而增加在竞争中的胜算。采用个人推荐后,一些学生可能在申请过程中得不到就读高中和老师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毕竟,一个高中每年有那么多学生参加高考,老师很难全身心地关注一两个学生。
另外,个人推荐仍有潜在的“腐败点”。比如,材料造假、身份造假等乱象仍有可能出现,需要通过严格监督和把关杜绝。
个人推荐,是国外一些著名院校经常采用的招生方式。我们期待,通过合理制度设计和严格把关,让每一位参与自荐的农村学生都能感受到公平公正,进而实现人生理想。当然,还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升贫困地区高中教育水平,合理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等,这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路径。(李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