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空间对话教育:瑞士双轨体系 贵州步伐渐大
洛桑理工大学咖啡厅,学生们最爱去的地方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
苏黎世理工大学校园
苏黎世交通博物馆内,小朋友驾驶工程机械模拟建设城市
( 本次报道由贵阳银行鼎力支持 )
2013年12月1日,“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公布,瑞士拔得头筹;2014年5月22日,世界60个主要国家及地区2014年竞争力排行榜揭晓,瑞士居世界第二。
试问,这个不足800万人口的国度,如何拥有24位诺贝尔奖得主?
试问,这个国土面积仅4.1万平方公里的国度,如何成为众多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成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
试问,这个既乏原料也乏能源的国度,如何以高、精、尖的“瑞士制造”享誉世界,孕育出雀巢、欧米茄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
“靠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瑞士人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瑞士唯一的资源就是教育。而他们如“精密制造”般的双轨教育体系,让这个“唯一资源”不仅可以引领传承瑞士的每一次创新、每一次变革,更能无缝对接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岗位。
正如瑞士联邦议院议长汉斯·格尔曼所说:“教育就是瑞士的立国之本。瑞士很注重教育,高投入的教育保障和高质量的双轨体系是瑞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更是瑞士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基础。”
因地制宜:职业教育撑起“瑞士制造”
瑞士教育能蜚声全球,绝非偶然。
这个国家风景秀丽,但面积狭小,资源缺乏,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主要原料、半成品都需要进口,市场竞争处于劣势,曾被指是“欧洲最没有发展潜力的国家”。
瑞士人自然渴望“成事在天”的眷顾,却更懂得“谋事在人”的哲理。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他们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构筑和完善“瑞士风格”的双轨教育体系,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无缝衔接机制。经过多年的“精雕细琢”,如瑞士钟表般“精密制造”的“两轨”,既能各司其职,又能相互贯通,以此支撑瑞士高附加值、高创新性、高个性化的发展路径。
“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升级的研发创新,也需要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瑞士驻华大使馆参赞查斐说,“教育一直是瑞士联邦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自然也是国家投入的重点。”
瑞士的公共教育经费,60%—80%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自治州(市)政府财政支持。据经合组织数据显示,瑞士25—64岁的成年人中,86%获得了相当于高中学历的教育文凭,高于经合组织74%的平均水平。同时,在经合组织34个国家的教育投入中,瑞士一直排名第二。
2014年2月,瑞士联邦议会公布,根据财政计划,2013年至2016年内,瑞士的年均科研教育预算将以3.7%的增长率上升,累计将达到238.78亿瑞士法郎,折合约1600亿人民币。与2008年至2011年发展规划期的投入相比,增加42亿瑞士法郎。如果再加上欧盟科研框架计划项目的投入,2013年—2016年期间,瑞士的科研、教育与创新预计总投入达到260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约1800亿元。
一流的教育水平,不仅需要充足的经费投入,更需要完备的制度保障。
以职业教育为例,瑞士是联邦制国家,各州享有教育的立法权和管理权,但是唯独职业教育由联邦和各州共同管理。主管职业教育的国家机构——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与技术办公室隶属于经济事务部,负责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制定各项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及发展计划。各州设有职业教育办公室,负责对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进行监督。
早在1933年,瑞士就颁布实施《联邦职业教育和培训法》。2004年修订生效的《瑞士联邦职业教育法》使瑞士开展职业教育拥有一个资金投入和行政管理的重要法律保障,该法规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行业组织是瑞士职业教育资金的三个主要来源,其中州的投入比例为整个职业教育经费的3/4。
透过一个国家的支出比例和投资结构,可以看出该国的价值判断和功能定位。瑞士把“双轨教育体系”,特别是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整个国家战略和社会导向自然转型,得以更适应以高科技和高技能为特色的瑞士经济发展。
因人制宜:双轨体系搭建教育“立交桥”
全球麦当劳餐厅厨房设备均由瑞士弗兰卡公司提供;世界上75%的意大利面条由瑞士布勒集团制造的机器生产;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填写银行票据使用的都是瑞士锡克拜公司生产的绝密墨水……从制造业到金融业,从医疗技术到食品加工,在瑞士人看来,这些成绩,都应归功于教育。
曾任瑞士联邦经济事务国务秘书的贾蓓说:“瑞士竞争力强大,得益于高标准的职业技术双轨教育体制。”
“每个人都能选择到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说,“瑞士拥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也拥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两者互为补充,相互支撑,服务瑞士经济社会发展。”
瑞士实行9年义务制教育,完成义务教育后,学生分流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这两个体系并行,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既自成体系,又通过各种资格证书和文凭相互连接,构筑起职教与职教、职教与普教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立交桥”教育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兴趣、特长转换学习路径,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瑞士,70%的初中毕业生会选择职业高中,30%的选择普通高中。”瑞士著名的教育家,瑞士雷蒙国际学校、瑞士理洛士酒店管理学校创始人弗朗西斯·克里瓦介绍说,“瑞士的职业学校,大多采取‘4 1’的模式,即每周1天到1.5天在学校学习,其余3.5天至4天在企业实习,学生在校内虽然每周只有不到2天的课程,但是课程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德语(或法语、意大利语)、商业学、经济学,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等课程都需要学习。”
“学生在完成了3至4年的职业教育后,可以凭借联邦职业教育结业证书直接就业,也可以进入应用科技大学,或者通过参加补充考试进入普通大学,同样可以获得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与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一样具有上升和发展空间。”克里瓦说,“而接受普通教育的毕业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后,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各种专业技能,同样可以获得各类职业技术职称。”
在位于比尔的欧米茄总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研发技师介绍,7年时间,他从学徒成为高级研发技师,不仅薪酬翻番,也成为了欧米茄的“保密资产”;而在英格堡的农场内,农场主罗伯特从农业类职业学校毕业后,通过后续进修获得了硕士学位。
“这样,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 瑞士发展合作署气候变化司中国项目主任杰克琳·施密德认为,“这正是瑞士教育的独特之处,双轨体系可以满足提升自身能力和学历的需要,也符合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的要求。一方面对劳动者来说有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为企业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提供了人才,而且是有实践经验的、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因时制宜:人才与市场无缝对接
7.4%,经合组织公布的34个国家2014年5月平均失业率;10.3%,欧盟27个成员国2014年5月平均失业率。然而,瑞士同期的失业率为3%。
简单数字的背后,固然有瑞士坚持双轨教育体系的传统,而更是对市场需求精准定位的结果。
“瑞士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同时有着很低的失业率和财政赤字。”瑞士联邦大苏黎世区经济促进署中国事务代表秦兰说,“每年的这个季节,作别校园的莘莘学子都要面临就业问题,可瑞士的学生似乎不用为此发愁。最新统计显示,瑞士高校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超过90%。”
“毕业生基本都会获得2个以上的工作机会,所涉及的行业有酒店管理、银行、金融等。”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招生官颜文汉说,“洛桑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业结束后可获得瑞士政府认可的学士学位证、大学毕业证、国际酒店行业认可的就业证。学生毕业后到各国高星级酒店可直接上岗,不必再经实习期。而世界上最大的16个国际酒店集团的CEO中大多数人都毕业于此。”
洛桑学院有个特别的传统。学生进入学校第一年的“必修课”,就是从事餐饮备料、餐具洗涤、客房整洁、大堂清洁等具体的服务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酒店的运转,积累必要的基础工作经历。在以后的三年学习期间,学生还要到各酒店实习。”洛桑学院咨询顾问部高级顾问陈伟成说,“这些学生一毕业,就已经是酒店管理的行家里手了,自然不愁工作岗位。”
毕业生炙手可热,正是源于就业岗位和毕业学生的完美契合。
在瑞士,州政府负责每月收集企业需要的学徒信息,每年两次公开发布,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对职业资格的要求和岗位空缺情况,决定职业教育和培训招生计划;
在瑞士,企业参与决定职业学校的教学和考试内容,为学徒提供培训教师和工资,还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和实习机会,让学生体验工作岗位实际情况,为将来职业选择做准备;
在瑞士,学校会安排固定的实践时间,学生实践回校后还要在理论学习上予以深化,巩固实践成果。
“在这样的模式之下,理论联系实际已非空谈,学生在毕业时已具备了与熟练员工几乎同等的职业素质,自然就能受到企业的青睐。”瑞士Swisspear外墙系统总裁马丁说,“正是这样严谨、完整、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培训系统,使瑞士这个没有矿产资源的国家在工业制造领域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也使瑞士成为欧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 采访札记
制度·习惯·自然
“瑞士人为何青睐职业教育?”“瑞士人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骄傲源自什么?”15天的瑞士行,我们几乎是逮着机会就抛出问题。
然则,无论是土生土长的瑞士人,抑或是漂洋过海的中国人,都无法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对于瑞士人来说,职业教育如同镌刻在他们的生命中一般,已成为一种理所当然、一种生活习惯。
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常态化,一种下意识,一种自觉性,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形成的自然而然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健全的人必须掌握一技之长,并获得一份工作。”瑞士人从小就被灌输这种概念,在“女儿、儿子节”,孩子要进入家长的工作场所,零距离了解父母的职业;学校在小学二年级就开设各种手工课程,养成学生劳动的兴趣和习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
习惯的力量是无形的——在这样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熏陶之下,无论高级技工还是普通学徒,无论钟表工匠还是餐厅服务员,只要聊到“职业”,瑞士人表现出的都是认可和骄傲,流露出的都是重视与尊重。“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原汁原味的中国老话,在遥远的瑞士得到了诠释。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之下,职业教育不是退而求其次的出路,更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而是这个国家经济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在瑞士人的意识里,不是什么工作都需要有大学文凭,具有一技之长、能够满足工作岗位需求的就是人才,能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转、能用自己的实际经验解决问题的就是人才。
制度成为习惯,习惯成为自然。
这个只有七百多万人口、资源相对匮乏的小国,成为技能人才富有的大国,成为了全球最为富庶的国家之一。无论是钟表业、加工业、金融业还是旅游业,都聚集着一大批精英人才。而这些,无不直接印证其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先进,以及其以职业技能为先导的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正确。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赴瑞士报道小组 俞莹 况顺强 黄思思 廖安辉 张可/文 周元杰/图、视频
■贵阳网记者 蹇悦 贺敏 实习生 夏敏玲 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