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城镇"走进吉林 看昔日皇家"封禁之地"变身百姓美好家园
新华网长春12月25日电(记者刘硕)25日,“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走进吉林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这是继在浙江省举办活动之后,“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大型新媒体报道举办的第二站活动。
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蒋超良,新华社副社长慎海雄,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庄严,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等出席了研讨会,并分别致辞。
近年来,吉林省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契机,把新型城镇化纳入改革的总体布局,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把资源利用好、环境治理好,生态保护好,涌现出一批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昔日皇家“封禁之地”,正在变成百姓的美好家园。
蒋超良在研讨会上表示,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市化工作,吉林曾在全国较早提出了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经过多年努力,吉林省城市规划逐渐完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市功能有所提升,城市管理不断加强,新型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到2013年,吉林省城镇化率达到5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比本世纪初高了4.5个百分点。
蒋超良认为,新华社发起“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大型新媒体主题传播活动,是作为有担当、有责任的央媒贯彻中央一系列精神、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展示我国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中最美风景线很好的平台和载体,也是重大主题宣传在媒体融合报道上的创新之举。
慎海雄介绍说,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和国内各分社共同发起“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大型新媒体主题传播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采访与主题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新型城镇建设典型进行挖掘,展示成果,剖析问题和不足,总结、推介卓越理念和优秀经验,凝聚城镇化建设“正能量”。
慎海雄表示,第二站地方活动落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吉林省举行,是希望借助新型城镇化的主题,激发东北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助力振兴东北再出发。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研讨会上,吉林省吉林市、梅河口市、集安市、延吉市四个提名候选城镇的书记或市长分别就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作了介绍,并通过宣传片展示了当地的城镇化建设成果。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
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和国内各分社共同开展的“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大型新媒体报道活动,于今年4月23日在北京启动。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全程公益支持。
主办方会同土地资源管理、宏观经济、旅游研究、城乡规划、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社会调查等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了“自然生态美、文化传承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城市形态美”五位一体的“最美城镇”评价标准体系,对全国提名的90个候选城镇进行综合考察。在本站活动中,参会嘉宾和媒体将于26日对吉林省梅河口市进行实地考察。
在“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系列活动中,新华社依托全媒体优势,借助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推出了集成报道,宣传“最美城镇”。本站活动开始之前,主办方已开展了“美丽中国·随手拍家乡”的线上主题活动,全国共有3000多万网友参与其中,随手拍出最美家乡的风光,为自己的家乡代言。
据了解,待地方活动与网上投票结束后,主办方将正式发布“中国最美城镇”评选结果,并举办“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