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勇副厅长在全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工作现场会的讲话

07.07.2014  10:44

同志们:


  自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成来,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围绕打造全国基础教育学生学籍信息系统先进省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是学籍信息管理工作整体稳步推进。全省中小学以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为指针,健全了学籍工作机制,创新了学籍工作方法,加强了学籍培训,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学籍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籍信息管理的浓厚氛围。二是通过学籍信息管理促进了办学行为的规范。学校按省教育厅颁布的《贵州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要求,落实“一生一号、籍随人走,终生不变”的学籍管理原则,采取班额监测、控制不足龄生等措施为提高教育效益发挥了作用。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学籍管理办法。教育厅下发了《贵州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实施细则》、《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量化考评制度》,正在制定《贵州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职责》,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将对规范学籍信息管理,量化学籍管理评估,推动学籍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证,四是通过学籍系统建设再次凝练了贵州教育精神,提振教职员工的精气神,积淀了贵州教育精神财富。证明贫困落后地区同样可以办好教育,可以许多方面在全国做“排头兵”。


  我省中小学生学籍系统建设和运用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走在全国的前列。得到教育部的表扬和肯定,厅领导高度重视学籍信息管理工作,健康厅长要求全省教育部门坚持不懈,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并多次在视频会上要求各地加强应用,充分发挥系统管理的效益。


  这次全省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工作现场会,是全面落实教育部对全国学籍信息系统管理培训的一个推进会,是全省各市(州)学籍信息管理的学习、交流会。在学籍信息管理重点由基础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由数据管理转向质量提升、由我省内部建设转向全国联网运行的今天,召开这个现场会,对推动我省学籍信息管理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学籍信息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体现我党执政理念和政府执法水平。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涉及660万学生及其家庭,涉及学生终身学习的切身利益,“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让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教育是政府的职责,服务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目标。


  2、体现教育管理水平。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需要,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需要,是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


  3、体现教育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省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保证。


  4、体现教育工作水平。能不能继续保持工作领先,考验我们的能力与水平,我们必须继续努力, 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在全国保持工作领先,不仅要展示贵州教育人“办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更要体现贵州教育人“办好教育”的意志与决心。


  二、采取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学籍信息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系统应用重视不够。少数局长、校长对系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研究。对学籍信息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意识。对确认、审核、更新和核对信息的过程重视不够,是造成系统信息更新不及时的主要原因。


  2、对系统操作业务不精。部分领导对学籍信息管理的依据、原理、流程不够了解。少数学校学籍管理员更换频繁,工作衔接有问题,业务操作不熟悉,甚至还有少数管理员因为嫌麻烦,随意注册学生学籍,这是造成问题学籍的主要原因之一。


  3、对数据准确把握不严。少数学校没有将“四对帐、四一致”列为常态工作,对“四对帐、四一致”制度的要求落实不够。没有坚持标准,这是造成学生人数不准确的主要原因之一。


  4、对系统操作监管不力。少数学校还存在人、籍不一致的现象,个别学校利用系统漏洞,有意违规录入学籍,这是造成不足龄生获得学籍和人籍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对于以上问题,各地要采取措施认真解决。


  三、对学籍信息管理工作提几点基本要求


  1、保障条件:按相关文件要求配备优质硬件环境,内存足够、速度快捷、宽带接入、适时更新。


  2、建好队伍:建好管好用好各级学籍管理员队伍,使之专业化,并作好管理员队伍储备,防止因工作变动影响正常工作。


  3、推进应用:建立适应信息化管理反应快捷的工作机制,校长、局长每天必须关注学生数据变化,了解“控辍保学”等情况,核对学生人数,及时协调处理相关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省、市、县三级管理员专网、QQ群、手机短信等上传下达、左右联动,每日更新。


  4、完善制度: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我省《细则》为依据,建立健全规范的学籍管理相关制度(管理、核办、安全、通报等制度)。


  5、明确责任:确定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学籍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各尽其责,工作互补。学籍管理涉及个人隐私、数据统计等保密内容,必须专人管理,责任到人。


  6、数据准确:每日对账,每日更新,严格按照“四对账,四一致”的要求管好学籍系统,通过文化户口中学龄人数与系统中就学人数对账、在校生人数与系统录入人数对账、统计汇总数与学校统计数对账、上报数据与本级系统数据对账,达到文化户口中学龄人数与系统中在校生数相对一致、学籍系统录入人数与实际在校生数相对一致、上报数据与系统数据相对一致、学籍数据与相关教育事业年报数据相对一致。


  四、充分发挥学籍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


  重视和加强学籍信息管理是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只要作好常规工作,系统可以在工作上给我们的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便捷,为学校管理提供方便,为学生业务办理提供方便,为社会综合利用提供方便,为查询核对提供方便。二是监控,监控数据变化、监控操作过程、监控学生辍学。三是依据,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变化原因,掌握工作情况,调整政策措施,是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


  同志们,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学籍信息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在全国继续领先作出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gzsedu_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