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志愿者点亮海淀文明旅游
4月26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在海淀区北京植物园东南门,一群小小年纪的文明志愿者正在用行动为北京的旅游环境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倡议文明旅游、宣传文明海淀,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在小志愿者们的帮助下日臻清朗。
今年4月,由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在景点景区密集的海淀区,为了更好地宣传文明旅游,让广大游客知晓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一批形式新颖、群众参与度较高的文明旅游普及活动正随着春天的脚步热烈展开。在香山地区,文明劝导队和志愿服务家庭作为两个主要文明传播主体,在北京植物园桃花节期间宣传文明旅游,倡导文明出行。
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明宣传倡导活动是海淀区的一贯传统,在活动现场,一批志愿服务家庭的参与成为了亮点。上午9点多,早早来到植物园东南门的小志愿者就佩戴好志愿者标识,等待游客的到来。他们将通过给游客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品以及自己亲手做的手工品的形式来宣传文明旅游、爱护环境的生活理念。
刘若彤、刘若欣姐妹来自海淀区一个外来务工家庭,父母是河北张家口人,在北京从事LED制作工作。姐妹俩课余生活丰富、多才多艺,至今已经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绩。姐妹俩的父母说,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时间陪她们,但孩子提出要来参加这个活动,我们也觉得很有意义。“在电视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不文明的旅游现象,随地扔垃圾、不注意公共卫生和秩序的人也很多。我们觉得这样做非常不礼貌、不文明。”8岁的刘若欣说。和刘家姐妹俩一样,今年11岁的刘荣蕾也是一名小志愿者,刘荣蕾来自一个华侨家庭。陪她一起参加家庭志愿活动的妈妈说,“我觉得在多培养孩子业余爱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她个人修养的培养。文明是一种意识,我觉得要从小给他们树立这种观念。很支持她来参加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刘荣蕾非常享受这次志愿活动,还发动全家一起参与,之前与爷爷奶奶一起完成的“变废为宝”的手工小作品,今天也派上了用场分发给了游客。
在活动中,写满文明旅游常识的宣传展示牌也吸引了许多游客的驻足。“以前觉得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好像离我们很远,但今天看了这些展示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不文明现象的制造者。尤其是有了这些小志愿者的监督,就更不好意思不文明了。”来自湖南的游客小张说。小志愿者和香山地区文明劝导队的成员一起给往来的游客发放了文明旅游宣传品、手工制品,并在宣传展板前告诉游客有哪些旅游不文明行为会被记录以及被记录后对个人造成的影响。通过这种身体力行的宣传,鼓励游客减少旅游产生的垃圾,打造绿色文明的旅游空间。(通讯员 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