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的暖心人

09.10.2014  18:59

小康路上的暖心人

——黔南州驻长顺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践行群众路线纪实

    秋日,高照的暖阳一如驻村队员们工作的激情一样“炙热”,给驻村群众带去阳光般的温暖,直透心窝!

    黔南州驻长顺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真蹲实驻、真帮实促,沉下身子入基层,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每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解办实事好事,在驻村工作过程中以些许“小事”诠释了小康路上的群众路线。

    访民情解民意 在一线理清思路

    为帮助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拓宽视野,增强发展意识,提升同步小康建设的能力和水平,驻村工作组先后多次组织村干、党员群众代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让村组干部拓宽发展视野,增强发展意识,完善村级发展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和同步小康夯实基础。

    “通过驻村工作组组织的学习,我收获很大,思路开阔了,对我村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打算”考察学习回来的长顺县长寨镇斗省村支部书记尹小敏激动的说。

    驻村工作组切实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把工作做细、做深、做透,促使农村产业走上规范化、规模化道路。成为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摸清情况的调研员,村寨发展的规划员,各级部门、单位的协调员和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的指导员,真正做到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员的“六大员”作用。

    黔南州驻长顺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队员们在副队长谢正军同志的带领下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进村入户,虚心向干部、群众学习,询问干部扶贫工作发展思路、了解贫困群众疾苦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短短10天时间,工作组先后走访了长顺县所有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群众工作中心以及11个村6个社区,对县情、镇情、村情、寨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驻村第一手资料,为下步扎实驻村、扶贫帮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群众“零距离” 在一线帮助群众

    群众的事无论大小都是重要事,要把它放在心上,做在手上。黔南州驻村工作组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那天上午,五六个干部到我家葡萄地里学习葡萄枝蔓上架技术,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就是好,结合理论一学就会,下午他们到鼓扬镇班开凤家进行技术指导时,说得比我还清楚细致。”热水村紫王葡萄种植大户班殿超对驻村干部边学边干的工作姿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鼓扬镇塘寨组患先天性心脏病的班秋秋生命垂危需做心脏搭桥手术,但是由于社会经验和认识不足及经济等原因,一直拖着。驻村工作组知道后,通过他们各自的人脉资源积极与省卫生厅、金阳医院、长顺县民政局等部门联系协调,金阳医院和县民政局帮助班秋秋解决了大部分医疗的相关费用,为他托起了明天的希望。

    驻长寨镇新坝社区袁大飞,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开弄组老党员刘忠德,常年因膝关节疼痛不能站立行走,长期受病痛折磨。袁大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及时帮助刘姥姥解除病痛,袁大飞一边及时向州相关领导汇报,一边协调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为刘忠德进行了治疗。

    “谢谢你们,你们如此关心让我们心里非常暖和。”班朝林向驻村干部发来手机短息表示了由衷的感谢。点滴小事,他人不以为然,但群众却记在心上。

    惠民生争项目 在一线推动发展

    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村里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工作目标,先后开展调查研究,整理村里急需解决的人畜饮水工程、防渗沟渠、村民组道路硬化等项目。同时,工作组成员按照各自分工,奔跑于各驻地、县城和州直各单位,帮助村里找项目、跑资金、引技术,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杉木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小康梦就能得以早日实现。” 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黔南州民政局驻杉木村的余丛芳给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鼓劲呐喊。

    在黔南州驻长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及党建扶贫队的不懈努力下,争取到黔南州水利局资金32.5万元,帮助冗雷村修建宽1.2米、高1米,约400米长的排洪沟,解决了冗雷村群众长期受水灾致减产甚至绝收的困境。通过谢正军副队长的协调,贵州省建材集团帮扶资金200余万元修建鼓扬镇、代化镇通组路12.4公里、水渠1.2千米、村活动场所1个。还协调黔南州民政局帮扶资金8万元对长顺县280名村(社区)干部进行了两批次为期一周的培训。

    哪里有机会学习、哪里需要帮忙指导,哪里就有驻村干部的身影。黔南州驻长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进驻以来,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办好事解难事,帮扶困难群众160余户资金4.8万元,协调争取到项目13个,资金1600余万元。(方小静 张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