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小麦机收工作圆满收官 小麦机收率达95.5%

24.06.2014  13:26

人民网晋城6月24日电(来虹) 经过15天的紧张劳作,晋城市小麦机收工作于6月20日圆满收官,小麦机收率达到95.5%,实现了颗粒归仓。

在今年的机收工作中,晋城市根据小麦成熟时间差,科学划分麦收区域,机械作业由南到北依次推进。全市884台联合收割机,全部安全有序投入作业,作业高峰期还从周边省市协调300余台联合收割机来本市作业,充分满足农民的需求。全市设立17个机车调配服务站,通过合理调度,避免了机车扎堆、机车死角、机车空跑等现象。

机收作业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涉及多个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晋城市交通部门开辟了跨区作业“绿色通道”,执行对联合收割机免收车辆通行费的政策;公安交警、农机部门加强交通疏导,保障联合收割机顺畅转移;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麦收区天气监测预报,免费为农机手提供周到的气象服务;中石油、中石化也加强油品资源配置和调运,对联合收割机加油实行优先供应。农机部门及时发布全市小麦生产和小麦机收作业市场信息,免费发放了300多张农机跨区作业证,组织跨区机收供需双方签订作业合同,落实作业任务。麦收期间,该市加强了紧急值班和指挥调度工作,及时掌握麦收进度,保证了机车有序流动作业,实现了“机械合理流动,农民机收不愁”、“机有活干、地有机用”。

农机部门还出台了农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成立了6支“三夏”机收安全应急救援分队,奔赴机收一线,给农机手发放“机收会战路线示意图”、安全生产温馨提示等宣传材料,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及时救援、果断处理,防止和遏制了农机事故的发生,为夏季农机作业保驾护航。

全市170个农机合作社在机收作业中,实施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作业成本降低,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市成立了由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骨干的23支机收突击队和17支技术维修服务队,他们深入田间地头,突击麦收、抢收抢打、扶贫济困,提供机车维修、零配件供应等技术服务,帮助百姓排忧解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机收工作,实现了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