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工程主要防治区核心业务能力明显提升重点防治区雨量监测网密度明显提高
中国气象报记者赵晓妮 实习记者申敏夏报道 6月12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11至2013年,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以下简称山洪工程)取得进展,主要防治区核心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点防治区雨量监测网密度明显提高,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能力显著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明显提升。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矫梅燕听取该工程项目进展汇报。
许小峰指出,山洪工程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规划执行,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在适应新需求的同时注重项目一致性;要突破“一亩三分地”的格局,解决综合平台建设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渠道解决工程保障问题;要关注项目效益评估和宣传;针对各省工程管理情况,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矫梅燕强调,要保持山洪工程项目的连续性,规范项目建设,注意项目建设与设计方案的前后衔接;要细致调研和梳理项目内容,各职能司对负责的项目任务更加明晰,并进行有效沟通与配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自上而下的统一,也要关注地方特殊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统筹项目。
作为气象“十二五”规划的龙头工程,该项目的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日益显现,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充分认可,在落实省部合作协议、推进各地“十二五”投资落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中国气象局完善山洪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制定项目管理量化标准,建立山洪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促进项目管理全过程更加“规范、高效”和“公开、共享”,加强项目组织与信息发布。下阶段,中国气象局将落实好2014年资金安排,从注重硬件建设和建设规模的方式中转变到注重系统集成和成果应用;完成2015年到2017年滚动预算上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分省方案审批;继续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结合山洪项目实际进行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