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山里走:贵州农村因路而兴乡愁浓

27.04.2021  21:04

  一位村民骑车路过洒金村的林下菌药基地。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新华社贵阳4月27日电(记者向定杰)转眼已是暮春,地处滇黔桂交界的兴义市却像提前到了夏季。烈日当空,好在有群峰遮掩。

  三百多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到访此地,面对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在游记中发出感叹:“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时至今日,山还是那些山,而错落其间的人世却历经了沧桑变化。

  初闻洒金村,一听名字,不像是个穷地方。虽然距市区只有约7公里,可是重山阻隔,800多户人家散落在荆棘遍野的坡地上。在稀薄的田土中,农耕只够基本温饱,苦日子逼着村民纷纷逃离。

  从兴义公路管理局下派、驻村已经三年的第一书记刘刚说,在交通闭塞的贫困山区,路承载着乡村发展的所有希望。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中,全村通组串户路得到了极大改善。

  洒金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刚介绍菌棒。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去年在省公路局支持下,村里的两条主干道串联起来。泥泞的小路不见了,农机可以下地,爷爷奶奶不用背着孙子孙女上学。”刘刚说。

  路的畅通带来的远不止这些。打柴山是洒金村的一座山,也是一个寨子。在现代人眼中,“打柴”已很遥远,不过在当地,上山拾些干柴枯枝、做饭烧火仍是老一辈的生活日常。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古老传统、凋敝破败的地方,被列为乡村振兴试点,未来还将打造成一个农旅一体化的“高颜值”景点。

  洒金村经营的农家乐。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如今,这里已经风景别致:路边是一排排挂着长的木耳菌棒。它们被村民用绿色、红色的带子连接悬挂,巧妙地形成了“五环”“水立方”等造型。

  再往里走,是一个唤作“兴义人家”的农家乐。古树葱茏,石瓦房修葺一新,院落里堆着一捆捆干柴,连同簸箕、石磨、陶罐、木风车等老物件。

  “去年国庆开始试营业,周末、节假日人多,平时每天有一两桌客人。”开发运营的公司工作人员说。记者看到,这些农家小院以柴火辣子鸡、布依八大碗等菜品命名,除了肉类,食用菌也是重要食材。

  村民李素碧在农家乐当服务员。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在这里当服务员的村民李素碧说,尽管每月工资只有两千多元,但也比过去出门打零工强。平时除了农家乐的生意,她还要给村里林下菌药基地的工人们煮饭,最多的时候要做七八百份盒饭。

  记者顺着产业路来到那片两千余亩的基地。从坡上远眺,可以看见兴义市的一个大规模易地扶贫安置点。那些楼房里,容纳了搬迁群众三万多人。基地负责人陈伦波说,依托洒金村的山地优势,政府大力发展红托竹荪、黑木耳等产业,就近为群众创造就业岗位。

  村民陶家友(左)和妻子在看护菌棒。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眼下,不论是外来的“新市民”,还是本地的原住民,食用菌都已成为一部分人的增收渠道。打柴山昔日的贫困户陶家友和妻子除了在基地务工,最近还在自家院坝搭起木架,挂了六千个木耳菌棒。“只要早晚洒点水,还有几天长出来就可以卖钱了。”陶家友说。

  洒金村的振兴还在路上。刘刚说,接替他们驻村,新的工作队马上就要来了,干部一定会一任接着一任干。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仅省公路局系统就累计选派307名优秀干部到120个贫困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直接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013万元。

  “十三五”以来,贵州还相继实施了多项农村公路建设行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偏远山乡的发展条件,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还有许多个洒金村。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刘菲]